首页 资料分类 用户榜 | 积分说明    

  ·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


资料星级: 资料格式:rar
上 传 者:地化专业 下载次数:97
上传时间:2009-06-26 20:41:26

1分
1MB
推荐本资料到: 开心网 人人 豆瓣 新浪
收藏  举报  
  发送给好友

  详细介绍: 发表评论   
书    名  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  
作    者  苏现波 陈江峰 孙俊民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书    号  03-008838-7 
责任编辑 胡晓春 
开本 16 
出版时间 2001年2月 
字数 319千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煤层气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煤的成烃机理
一、煤成烃的物质基础
二、煤的化学结构与双组分模式
三、煤化作用的化学过程
第二节煤层气的成因
一、煤层气的成因类型
二、煤层气的储存与运移
第三节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煤层气的成分及同位素特征
二、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
三、煤层气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煤层气储集层
第一节储集层的孔隙与裂隙特征
一、基质孔隙
二、煤的裂隙特征
三、煤层气储层几何模型
第二节储层的渗透性
一、基本概念
二、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三、渗透率参数的获得
第三节储层的其它性质
一、原应力、井底压力和储层压力
二、储层温度
三、储层的力学性质
第四节储集层的分级与分类
一、分级
二、分类
三、储层评价与有利区块选择
第五节煤层气的封存机制
一、封存机理
二、影响盖层有效性的因素
第三章储层中的流体
第一节储层内流体的性质
一、储层内流体的粘度
二、流体地层体积系数
三、流体的饱和度
第二节储层内的气体——煤层气的赋存状态
一、溶解态
二、游离态
三、吸附态
第三节含气量及其控制因素
一、含气量的构成
二、含气量的测试方法
三、含气量的表达基准
四、吸附时间
五、解吸速率
六、含气量的控制因素
第四节煤层气的运移和产出机制
一、煤层气的运移机制
二、煤层气的产出机制
第四章储层数值模拟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储层模拟模型综述
一、国外有关模型综述
二、中国煤层气运移研究现状
第三节流体-固体耦合模型
一、基本思路
二、流体-固体耦合模型
第五章煤层气综合地质评价
第一节煤层气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地质背景
二、煤的资源量计算
三、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四、储层描述
第二节区域地质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一、区域地质评价的内容
二、区域评价原则和标准
第三节勘探阶段地质评价
第四节初期开发试验阶段地质评价
第六章钻井
第一节概念
第二节确定井类
第三节钻井设计
一、钻井设计前的资料准备和地层评价
二、钻井设计
第四节钻井
一、钻井设备的选择
二、钻井液的选择
三、钻井钻进
第五节取心
一、煤层气井的取心目地及要求
二、煤层气井的取心方法与取心技术
第六节钻井过程对储层的伤害问题
一、钻井液对储层的伤害
二、钻井压力对储层的伤害
三、降低储伤害应采取的措施
第七章测井
第一节测井方法及其对煤的响应
一、电阻率测井
二、自然电位测井
三、自然伽马测井
四、密度测井(伽马伽马测井)
五、声波测井和中子测井
六、自然伽马射线能谱测井和诱导伽马射线能谱测井
七、地球化学测井和碳/氧测井
第二节裸眼井、下套管井和生产井的测井组合选择
一、裸眼井测井方法
二、下套管井测井方法
三、生产井测井方法
第三节从测井资料获得的储层特性
一、煤层厚度
二、煤的工业分析
三、含气量
四、吸附等温线
五、渗透率
第四节测井资料的计算机模拟
第八章完井与固井
第一节完井目的
第二节完井方法
一、裸眼完井
二、套管完井
三、套管-裸眼完井
第三节套管固井
第四节地层进入
一、地层进入方法
二、地层进入方法的选择
第五节完井方法选择
第九章试井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试井的基本原理
一、压力不稳定渗流理论
二、连续方程的解
三、井筒污染
四、井筒储存效应
五、多相流总淌度、储存系数……………………
  该用户还有这些资料: 更多   

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

储层地质学研究新进展

油气储层研究新动向

流动单元研究进展

陆相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

层序地层学

陆相断陷盆地成烃与成藏关系研究

油气成藏理论与方法


 
  其他相关资料: 更多   

戴金星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论文集(卷三)

2016年泰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展东南亚石...

2016年印度尼西亚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

构造地质学讲义02

构造地质学讲义1

油气田勘测新方法(中文)

油气田勘测新方法

李道品经典之作:低渗透油田开发

SY/T 5745-2008 采油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