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油荒" 出路何在?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8-09-03  来源: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  关注度:0]
摘要:编辑导读:2008年以来,全球油价暴涨。由于中国50%石油来自进口,高价进口与低价成品油之间的价格倒挂日益严重,“油荒”现象愈演愈烈。那么,原油价格为何迅速攀升?面对此,中国又能否找到油价改革的良方? 6月以来,全球原油价格进一步走高,...

编辑导读:2008年以来,全球油价暴涨。由于中国50%石油来自进口,高价进口与低价成品油之间的价格倒挂日益严重,“油荒”现象愈演愈烈。那么,原油价格为何迅速攀升?面对此,中国又能否找到油价改革的良方?

       6月以来,全球原油价格进一步走高,截至2008年6月12日,美国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7月交货的原油期货已升至每桶136.74美元。与此同时,为防止通货膨胀恶化和加剧国内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中国仍然靠行政手段和财政补贴来维持国内成品油的低价。

      由于中国50%石油来自进口,高价进口与低价成品油之间的价格倒挂日益严重,“油荒”现象愈演愈烈。那么,原油价格为何迅速攀升?面对此,中国又能否找到油价改革的良方?

全球油价暴涨,中国“油荒”频现

      进入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势头更为严重。截至2008年6月12日,美国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7月交货的原油期货已升至每桶136.74美元,与2007年底相比,上涨幅度超过42%。不仅如此,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油价还有极大的上涨空间,甚至可能达到每桶200-250美元。2008年5月16日,高盛(Goldman Sachs)报告认为,接下来的6至24个月内,油价很可能涨至每桶150-200美元。2008年5月2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总裁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油价可能达到每桶250美元。

1983-2008NYMEX纽约原油期货每日结算价格(Front Month)

来源:NYMEX

      中国成品油供应日趋紧张。2008年5月中旬以来,中国华南、华北、华东等地区成品油供应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加油站无油可加。2008年5月20日以来,上海多处加油站的90号、93号汽油和柴油断档,另有部分加油站限额、限对象出售(商务部)。2008年5月28日,北京首次出现对小型车93号加油进行限制的情况,每辆小型车只允许加油100元(北京青年报)。为缓解“油荒”,2008年6月1日起,中石化中石油决定在上海市每日增加投放汽油、菜油各1000吨。2008年6月5日,中石化、中石油在上海进一步加大供应力度,汽油、柴油基本实现敞开供应。但截至目前,除北京、上海成品油供应相对稳定以外,全国其它地区的成品油供应仍然十分紧张。

金融投机推高国际油价

      供需紧张会推动原油价格上升,但难以解释5月以来的油价暴涨。从需求来看,近年来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石油需求也日益增大。2003-2007年,中国每日石油需求从558万桶升至758万桶,石油进口量也从1.3亿吨升至2亿吨。从供给来看,2008年4月以来,OPEC石油产量出现下滑,市场普遍担心未来石油供给。2008年4月,由于尼日利亚产量锐减,欧佩克13个成员国的日均产油量为3187万桶,较3月份下降了35万桶。2008年4月,尼日利亚总统能源顾问报告声称,如果石油行业未能得到有效融资,2015年,尼日利亚石油产量将面临减少三分之一的风险(英国《金融时报》)。

      供不应求以及对未来石油供给的担忧推动石油价格上涨,但5月以来的油价暴涨很难从供需不平衡的基本面来解释。2008年5月内,欧佩克日均产油量回升至3224万桶。按照美国能源署(EIA)的预测,2008-2009年间,全球的石油供需整体上仍然较为均衡。

全球石油供给需求及增长率展望(单位:百万桶/日、%)

来源:EIA

      金融投机助长恐慌情绪,成为油价暴涨的重要因素。2008年6月5日至6日,纽约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比前一日上涨5.49美元和10.75美元,远远超过基本面变化所能解释的幅度。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全球石油生产已经达到历史高点,并对未来的石油产量普遍持悲观情绪。金融资本在原油期货上的炒作,则使得市场的恐慌情绪进一步放大,推动油价非理性上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表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原油期货多头头寸持仓数量上涨37%,达到26万份。

中国“油荒”源于油价体系

     油价倒挂、油企囤油是“油荒”的直接原因。目前,中国原油价格基本与国际接轨,但成品油价格受到严格管制,暴涨的原油价格导致原油成本远高于成品油价格,油价“倒挂”日益严重。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尚能维持。但中小型炼油企业则由于亏损过大而纷纷停产、减产,影响国内成品油供给。此外,部分地方炼油企业为从未来的油价上涨中获利,开始利用自身油库囤积成品油,使得供给更加紧张。

      石油市场体系不完善是中国陷入石油困境的根本原因。从定价机制来看,政府定价的方式很难反映成品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只有市场化的定价才能反映供求关系,才能达到油价与国际接轨的目的。2007年11月1日成品油提价以来,尽管国际油价上涨幅度超过46%,中国成品油价格始终保持不变。油价管制形成人为的低油价,导致国内通货膨胀被低估,也导致石油能源浪费、石油走私等行为普遍存在。从供给来看,由于国内产量很难大幅提升,进口石油来源地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未来的石油供给尚未得到足够的保障。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在收购海外油田的过程中常常遭受到更大的舆论压力,降低了收购成功的可能性。

      由于中国的石油进口增长迅速,国内油价又处于低位,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压缩石油需求、提高油价的呼声日益高涨。此外,尽管国内石油供应紧张,部分企业仍然选择将部分成品油出口,以获取更高利润,直至2008年6月初才停止出口。例如,按照2008年正常计划,中石油每月约出口6万吨柴油。2008年6月3日,中石化、中石油同时表示将停止成品油出口,以保障国内供应。

中国油价改革展望

     奥运会后进行油价改革的可能性日益提高。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高,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客观要求尽快对成品油定价体系进行改革。但是,立刻放开成品油价格无疑会恶化通货膨胀,导致居民、企业生活、生产成本大增,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奥运会前进行油价改革无疑是不合时宜的。更为合适的机会可能在奥运会后,一旦通货膨胀有所缓和,政府便可适时开展分阶段的成品油价格改革。第一阶段内,在上调成品油零售基准价的同时,还应加大零售价的浮动区间,同时严厉打击囤油、走私等行为。第二阶段及以后,在政府的监管下,逐步实现石油企业自主定价,直至实现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

     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石油供给保障体系。在国内石油方面,可以加快开发海上石油资源,同时加快实施“煤制油(CTL)” 战略,以增加可能的国内石油供给。在进口石油供给方面,除了已有的中东、非洲等重要石油来源地外,还应加大在俄罗斯、中亚等地的拓展力度。与易受地缘政治影响的中东相比,俄罗斯、中亚等地的石油供给相对更为安全。此外,中国还应加快实施石油战略储备计划,一方面保障未来石油供给,另一方面也可在油价放开后,通过储备的增减来稳定成品油价格。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