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与中俄能源合作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9-10-22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关注度:0]
摘要:  10月13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举行会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应邀出席系列活动。   在两国总理见证下,蒋洁敏分别与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总裁...
  10月13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举行会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应邀出席系列活动。

  在两国总理见证下,蒋洁敏分别与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签署《关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巴格丹奇科夫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关于推进上下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上述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渐入佳境。

  中俄能源合作重新起航 但依然“谨慎乐观”

  这次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双方决定在高速铁路、通信设备及核能发电等领域签订规模达55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协议。双方还签署了包括俄气中石油能源战略合作补充协议在内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定。双方合资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还通过控股方式获得东西伯利亚两块储量达6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田的勘探开采权,成为首个获准控股俄罗斯天然气田的跨国公司。今年以来,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却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2月中旬,俄主管能源的副总理谢钦访华,两国达成250亿美元的石油开发贷款协议,久拖不决的远东石油管线中国支线终于破土动工。6月中俄签署《关于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俄承诺在今后三年内大幅增加对中国天然气出口。

  中俄能源合作之所以能够迅速进入这样一个全新的局面,一个直接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在金融危机引发的西方投资大规模撤离和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双重打击下,俄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的经济陷入巨大困境,中俄双边贸易额也首次出现大幅下滑。2009年1-7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只有205亿美元,同比下滑了36.5%。身为总理的普京时下不得不以从经济危机中脱困为优先考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能源外交重心开始向东倾斜以寻求更多市场以确保本国能源产业稳定,俄对华能源合作也随之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此次在北京举行的中俄能源对话上,俄主动就中俄天然气、核能合作等问题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在双方能源谈判中还属首次。俄气总裁还承诺将投入巨资兴建基础设施,以实现未来3年内向中国全面输出天然气的计划。

  中俄能源合作在金融危机这“第三只手”的撬动下突然进入“快车道”固然令人欢欣,但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并非就能“一马平川”,依然是“谨慎乐观”。中俄远东石油管线从谈判到达成协议,再到今年正式开工,反反复复历经波折。中俄天然气谈判其实在2006年就已开始,两国签署的《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中规定,俄罗斯将于2008年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但备忘录签署后,俄方一直没有动静。直到今年俄政府通过修建从萨哈林经哈巴罗夫斯克直达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远东天然气管线决定后,中俄才达成天然气合作谅解备忘录。但随即宣布双方因价格分歧谈判无法取得进展。此次中俄虽然签署了天然气领域的补充协议,但在价格问题上俄决不会轻易松口。

  和俄罗斯一样,许多新兴能源大国为保持长期稳定的油气收入,纷纷将目光放到了中国这个金融危机后唯一保持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实体,中土天然气管道和中哈第二条石油管道年底即将建成,中国与海湾国家、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刚刚签署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协定表明,中国现在不仅成为各个能源供应方竞相追逐的对象,而也成为国际能源界的权重市场之一。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中俄能源合作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结构性转变。俄罗斯谚语云,“迟来的总比不来的好”,中国人也同样深谙此理,而且现在有更多时间和更多资本。因此,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未来可期,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更多的商业合同可能出现,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量可能为每年700亿立方米,明年还可能签署有关对华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合同。

  中俄能源“上游换下游”渐入佳境

  中俄能源合作的天津炼化一体化项目改迁南港,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炼化项目。而改迁至南港工业区的中俄东方石化项目,无疑将成为南港工业区的支柱。

  按照天津出台的“双城双港”规划,天津市将扩充滨海新区核心区,形成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两个城区,同时,天津现有港区之外20公里的城市东南沿海建设新的港区??南港,形成双港之势。

  南港工业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大港区,距天津市中心区45公里,距28公里。整个工业区总的规划范围约200平方公里,定位为“建成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2006年3月21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访华期间,中石油集团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在年底前分别在两国组建两个合资公司,分别经营上游和下游业务。

  根据该协议,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俄罗斯共同组建了“东方能源公司”,俄方持股51%,中方持股49%,主要业务是在俄罗斯进行地质勘探及能源项目融资。同时,也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中石油集团占股51%,俄罗斯石油公司则占股49%。最初,该炼油厂设计年产能为1000万吨成品油,预计总投资金额将达到40亿美元。

  2009年2月17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第三次能源对话之后,由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带队的中方谈判代表和由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谢尔盖•什马特科带队的俄方谈判代表就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并签署了正式协议。

  根据该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俄罗斯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每年1500万吨。

  随后,双方开始了就天津炼厂合作具体事宜的谈判。

  2009年8月,中俄双方敲定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为了配合天津市新出台的“双城双港”规划,炼厂迁至天津南港的建议被提出。

  据前述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天津政府所划定的南港炼厂区已经进入填海建设期,而随着备忘录的签署,中俄双方对于炼厂迁址的建议已经原则上同意。中俄东方石化项目将包括1000万-1500万吨/年的炼油项目,同时配备300-500个合资加油站。

  在炼化项目敲定的同时,俄方希望在该项目建成后,同时上马120万吨/年的乙烯裂化一体化项目,该规模的单套乙烯炼化项目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套乙烯炼化项目。但是由于牵涉到其他正在谈判过程中的石化项目,这项提议尚未获得中方的同意。相关人士表示,石化项目的存废和合资加油站的具体数量,都将成为下一轮谈判的重点内容。在下游领域获得进展的同时,中俄独创的能源合作“上游换下游”合作模式在上游领域也有了新的进展。

  10月12日,注册于中国香港的俄罗斯能源投资集团旗下子公司??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正式出资收购俄罗斯松塔儿石油天然气公司51%股权,从而取得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两块储量达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南别廖佐夫斯基气田和切连杰斯气田的勘探开采权。

  这是俄罗斯首次在俄境内明确划出可供中俄合资公司共同开采的油气田。据相关专家表示,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田中普遍除了天然气之外,还有大量的石油储量。因此,此举可以看做是“石油换贷款”合作模式的重大进展。

  中俄能源合作试水

  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2日在北京宣布成立,13日出资收购俄罗斯松塔儿石油天然气公司51%股权,从而取得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两块储量达6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田的勘探开采权。

  这是继6月17日中俄签署《关于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后,在实体经济领域诞生的第一家中俄合资石油天然气公司。由于此前没有任何跨国合资公司能对俄罗斯天然气田实行控股投资,因此,本次收购被认为开创了中俄能源合作领域的先河,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合资控股等是和中俄输油管线项目捆绑在一起的,能源合作是一揽子的计划,输油管线明年完工,相应的捆绑项目也随着启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华芹表示,合作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俄罗斯不愿意总是出口原油,也希望开发下游产品。

  “目前中俄已经存在多种能源合作方式,包括管道建设等,而这次通过资本方式合作来开发能源,说明在合作层次上进一步提高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赵晋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扩大油气合作,一方面解决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有利于俄罗斯建立一个扩大的、稳定的、长期的石油市场,进一步增加外汇收入,对俄罗斯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来中俄能源合作备受瞩目,在10月10日举行的中俄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中,由中石油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合资修建的天津1500万吨合资炼厂的合作细节是重点内容,双方有望正式签署炼厂合作协议。此外,4月份中俄签署了关于石油领域合作的协议,6月份签署了关于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这标志着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进入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赵晋平表示,中国相对能源匮乏,目前从中东进口石油,但是海上通道长,如果通道受到各种敌对势力的攻击或战争的影响,没法保障国内能源安全。而中俄是陆路相通,有很长的边境线,所以中俄能源合作能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俄罗斯经济大幅下滑,主要因为能源产业受影响严重,而中国有着广阔的长期稳定的市场,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成为俄方必要的选择。

  俄罗斯能源投资集团负责人日前介绍,在未来两年半的时间内,该公司将斥资3亿美元全面开发这两块天然气田,而产出的天然气则主要供应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地区,并将与国际石油巨头携手共同开发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大陆架的油气资源。

  “俄罗斯能源战略开始转向东方,中国是其主要的市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策略非常明确。俄总统讲话多次强调,之前俄能源主要输往欧洲,但现在金融危机导致欧洲需求大幅下降,而短期内俄罗斯经济还是主要依赖能源出口,调整经济结构是一个过程,在俄罗斯要开拓新的市场的情况下,中国具有吸引力。”刘华芹说。

  普京访华助力能源实质合作 油、核、电推进

  10月12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同俄罗斯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俄方主席茹科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普京此行,在能源对话领域框架内,将触及对华供气议题。同时还将讨论核能、包括炼油厂项目在内的石油领域合作并恢复因价格原因中断两年的对华电力供应谈判。

  对华供气现转机。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下称“俄气”)和中石油发布的公告,双方9月29日已经在俄罗斯托木斯克召开的第七次会议上草签了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文件。双方讨论了实施东部天然气计划中的相互协作问题,包括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问题。

  俄气副总裁阿纳年科夫12日表示,在同中方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后3年将开始对华供应天然气。据俄罗斯《机关报》报道,根据双方协议,俄气将铺设两条对华供气管道,并拟于2014~2015年开始实现对华天然气供应。

  俄气对华供气备忘录签署于2006年,计划铺设东、西两条对华天然气管道??从西西伯利亚气田开始的阿尔泰方案;东线管道与东西伯利亚-太平洋(601099,股吧)石油管道平行。双方约定2011年开始实现对华供气,两线年总输气量为680亿立方米。按照阿纳年科夫的说法,该方案因对华供气价格问题才搁浅至今。

  经过努力,该方案的实施目前已出现新的可能。供气量不变,但供气开始日期延至2014~2015年。主要天然气来源为位于东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的储量为1.3万亿立方米的恰扬金大型气田。

  俄罗斯智库“三对话”分析家涅斯捷罗夫认为,俄气已经错过了与中方谈判的最佳时期。即使俄气此次能够明确对华供气期限,但在中国市场上,无疑将被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抢先。因为今年年末土库曼斯坦将开始实现对华供气,年输气量为300亿~400亿立方米。

  石油领域合作深化。中俄在石油领域的合作进度要快于天然气领域。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和俄国境内段已于今年5月和4月分别开工,预计2010年6月前完工。目前,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运营合同、原油购销合同和贷款协议等一揽子合作文件已经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实质性的合作阶段。

  中石油发布的公告称,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10日会见了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波格丹奇科夫,双方就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原油贸易和中俄原油管道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天津炼厂项目,中俄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其中中石油占股51%,俄罗斯石油公司占股49%。俄罗斯石油公司冀望此次能够同中石油签署在天津建设年产量为1500万吨炼油厂的协议,投资额估计为30亿~40亿美元。

  根据协议,在炼油厂建成投产以后,该合资企业还将在中国境内建约300座加油站。

  俄盼参与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据悉,谢钦此行还有另一项重要使命,即推动俄罗斯参与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因此,在结束北京的能源对话后,他立即赶赴连云港(601008,股吧),访问这里的中俄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

  谢钦还将参观位于内蒙古的一座生产汽油和柴油的大型工厂。俄方有意考虑在俄罗斯境内同中方建立一座类似的加工厂。

  同时,中俄双方在煤炭领域的合作也令人满意,双方2009年的投资额已经达到10亿美元。此外,俄罗斯也同意重新开始向中国出口电力。

  俄罗斯东方能源公司、阿穆尔州政府和中国相关行业7日商定,10月份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就中国金融机构参与落实扩大俄对华电力出口项目举行三方会谈。该项目规定未来10年分阶段将对华输电量增加到每年600亿千瓦/小时。并拟在该项目框架内在俄罗斯兴建发电量达1800兆瓦的发电站,并在中俄两国境内铺设长达3400公里的交流电和直流电电网。

  企业界合作紧密。除上述能源合作得到全面推进外,中俄企业界的合作也更加紧密。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09-2018年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东北合作方案》。它包括中俄两国边境地区205个主要合作方案,已经获得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高度赞许,也将在此次普京北京之行中得到落实。

  在上述方案中,几乎所有方案都与开采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原料有关。俄方准备同中方共同开采这里的煤炭、铁矿、贵金属、磷灰石和钼等资源,而中方将在东北地区生产锡、铅、家具、防火门、铜板和砖等。

  “中俄未来10年的合作将基于'我提供原料??你提供技术’这一原则基础上。”俄罗斯“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斯洛夫对此评论道,“问题不在于俄罗斯没有技术,而是中方的技术要比俄方的便宜数倍。”

  俄罗斯转型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普里霍奇科则认为:“吸引中方投资是完全明智的,但吸引中方的劳动力则要慎重。”他还警告说,对中国劳动移民应理智限制,以保持这一地区的“俄罗斯化”。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普京 合作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