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外交的的今昔对比及未来走势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02-0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关注度:0]
摘要:  2010年1月27日,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副主任。21名委员几乎囊括了各部部长,其中包括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国家安全部部长耿惠昌、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以及来自央行、银监会等金融系...

  4.围绕气候变化展开的能源战略大博弈

  当前,我们这个星球的成员,围绕着全球气候变化而展开了空前的大思考、大交流和大博弈。不可否认,全球气候变化中有大量的环境问题。其中,化石能源是影响环境变化的一个重大因素。目前,各国正在重新思考和定位全球能源问题,特别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利用问题。各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国的应对战略涉及到各国的发展权、利益分配以及能源利用标准等问题。中国与许多油气资源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或初期,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和标准。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各有不同的利益和立场,不是一个铁板一块,产生了能源发展战略的大博弈。中国气候变化外交已经在全球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必须继续加大全球性、地区性和重点国家的研究和交流,增进理解和支持。

  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方案和环保标准才能促进发展是一个极为现实而重要的问题,也是今后全球性石油外交不可回避的新问题。今后的石油外交必须突出环保为先的外交战略。在油气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必须与资源国共同探讨油气资源以外的新能源和新领域的开发合作。

  中国石油外交新方向

  从中国石油外交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看,中国石油外交可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近年来中国石油外交已经由比较突出政治外交和大国外交,逐渐转向政治与经济相结合,外交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发展。中国石油外交已经为确保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中国石油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高层推动。相比之下,多元外交特点不突出。特别是针对资源国和专题需求,针对民间需求的外交活动有待深入研究和发展。许多国际民间外交活动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在中国找不到对应的交流对象和场合。

  三是,双边合作和双边石油外交突出,而多边外交相对滞后。在许多地区和国际组织和场合,中国的石油外交声音比较弱。这导致我国在多边场合和关系上难以发挥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随着油气问题逐步地区化和全球化,今后将更为重要。

  以上特点既表现了石油外交的发展和特点,也暗示了诸多不适应性。为此,今后的石油外交需要更加强调综合外交、多边外交和社会外交。

  综合外交或多元外交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家、企业、民间,官方和非官方等多个利益层面,是现实对外活动的一个真实体现。为了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合作和大分工过程,必须形成一个大的综合和多元的外交体系。目前,中国的石油外交主要依靠政府、元首、双边关系,而民间、企业、多边外交比较弱。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外交体系和经验,制定一套综合外交的体系,在确保国家石油供应安全与地区和国际油气合作方面发挥综合作用。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中国石油 能源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