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装备强国起飞 创新是唯一突破口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11-22  来源:新华网  关注度:0]
摘要:   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和旺盛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了10亿千瓦,比五年前增长近一倍。其中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和旺盛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了10亿千瓦,比五年前增长近一倍。其中水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预计今年将突破30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东方电气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标志着中国继欧洲、日本后,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套提供百万千瓦核电设备的几个国家之一……不久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2010中国(国际)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我国能源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行业成套能力增强,一些重大基础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据本刊了解,我国目前在建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可达到80%以上,千瓦吨级大型炼油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的比例已超过80%,今年6月竣工投产的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条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工程自主化率超过60%,打破了外资垄断局面,标志着我国电力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在世界输变电领域占领了新的制高点。

  “随着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对重大装备的巨大需求,能源装备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能源装备产业的自主化地位基本确立,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也告诉本刊记者,我国要从能源大国进入能源装备强国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机制、体制的创新是能源装备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由于国产化率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一批能源重大装备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初步实现了 “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目标。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电力设备出口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出口类型也逐步向超临界燃煤机组、500千伏输变电设备等高端产品类型转变。

  《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了解到,能源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使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这几年来,一重、东方电器、大连重工等集团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核电、风电等产品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实现了又好又快增长。 例如,几年前,风电设备开始启动,东方电器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抓住机会,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业的龙头,在国际上也进入了前十名,实现了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另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关装备制造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在产品结构得到改善的同时,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的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突出。在全球12家著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当中,中国三大电气集团的综合指标排名已由过去的下游升到中上游。

  近年来,企业重组步伐加快,特变电工通过重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先后与十多家企业进行了重组,形成了输变电、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产业布局;通过重组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公司,六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能从不足2000万千伏安到去年超过了8500万千伏安,成为世界单产生产能力最大的工厂,产品结构有效优化,500千伏产品成为主导产品,并批量出口到美国等国家。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能源装备制造大国。据统计,包括能源装备在内的整个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了25%,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50%,发电设备等电力装备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中国发电设备产量为1300万千瓦,2008年已经超过了1.3亿万千瓦,7年增长了10倍。在市场机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自主产业地位基本奠定。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用这个比喻说明了能源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之间的关系。从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能源重大工程为重大能源技术装备提供了应用的平台。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又大幅降低了能源项目的建设成本,国产装备价格一般较同类进口设备低1/3~1/2左右,给项目建设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增强了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活力。

上一页123下一页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