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炼叫板中石化 能否打破垄断企业的霸权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11-30  来源:商界  关注度:0]
摘要: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2010年10月,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文件,支持山东地方炼油企业建设统一的地方品牌和销售渠道。在政府的支持下,一个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美好前景,似乎已经浮现在山东地炼的蓝图中。...

  灰色抗争

  从济南驱车三个小时,便来到位于山东北部的东营。以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为中心,毗邻的东营、潍坊和滨州成为山东地方炼油企业的聚集地,仅东营一市便拥有全省30%的地炼企业及38%的原油加工能力。

  然而2010年11月初,当记者踏上这片地下原油储量丰饶的土地时,看到的却是初冬萧瑟的景象,与眼下沸沸扬扬的柴油荒、抢油潮形成巨大的反差。“目前进口燃料油价格已经涨了近2000元/吨,众多地方炼厂受成本限制,不得不减产、停产。”刘贺通的炼厂位于东营,受油源的限制,目前仅有1/5的设备在维持运转。

  在山东地炼的发展史上,油源问题,一直是足以决定行业生死的命脉,也是地方炼厂与“主管对手”中石化的矛盾焦点。

  刘爱英介绍,截至2010年9月末,山东的21家地方炼厂,不但不能从中石化购到足够的原油,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地炼厂从中石化购买原油的价格,远高于中石化的下属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石化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石化在原油销售上自然“内外有别”。对自己的下属企业,中石化曾按照每吨905元的国内市场价格供油,而提供给山东地炼企业时就与国际接轨,每吨最低1200元,最高时1700元。

  面对巨大的原料缺口,地方炼厂只能从国际市场进口燃料油。而相比原油,燃料油黏度大、杂质多,生产成本高。刘爱英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加工原油利润在每吨100元左右,而加工燃料油,每吨利润只有40~50元。”山东齐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李荣海则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蜡油为例,2009年1月市场价为3300元/吨左右,按60%的出油率计算,一吨成品油成本大约是5500元左右;而在销售终端,当时山东地炼93#汽油价格为5150元/吨左右,扣除每吨1300元的燃油税后,炼厂实际收入为3850元,这意味着每炼一吨油,炼厂亏损远超千元。

  地炼厂在夹缝中求生,中石化要觊觎山东市场,矛盾与斗争由此不断出现。而油源,便成为中石化握在手中的杀手锏。

  垦利石化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回忆起与中石化的一次正面叫板。

  2004年,中石化在山东推出了一项成品油收购政策,每收购一吨成品油向地方炼厂收取50元销售费用。“不满于这种霸王条款,垦利石化一吨成品油也没交。”由于垦利的强硬,中石化当时计划在东营收油2.12万吨,但仅完成了0.96万吨。

  然而,一时血性的结果却是,中石化扣减垦利石化该年9月份的原油指标1.17万吨。当月,垦利石化几乎陷入停产的窘境。

  “没有哪家地炼不恨中石化,但我们哪里敢得罪它?”滨州一家地炼企业负责人说,“油源在别人手中,自己只求有活干,哪儿还敢和人家提什么条件?”

  既要“不得罪”中石化,又要寻找油源,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当白道行不通,地方炼厂开始走上一条灰色的反抗之路。

  经相关地方炼厂原料采购人员介绍,记者辗转联系到浙江的一位“石油经纪人”,他挂靠在一家成品油贸易公司里,从事“原油进口”生意,即所谓的“石油掮客”。

  在记者一再保证不泄露其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该经纪人谨慎地向记者揭开了一条灰色地下原油供应链。据他介绍,山东地炼的灰色油源主要有几种:从胜利油田产油区所偷的原油,一般提供给东营、滨州和聊城附近的炼厂;通过中间商,以燃料油的名义进口原油;利用国内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团公司的配额和排产计划进口国外原油,或直接购买国家的储量原油,“这需要在三大公司的关键部门拥有非常铁的内部关系”。

  该经纪人还透露,山东半岛大部分地方炼厂都进行过或多或少的灰色原油交易,为地方炼厂找油,甚至已经发展起一条地下产业链。刘贺通说,这种地下的灰色通道,在业内甚至被看作反抗中石化的特殊方式。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