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六:2010中国造船业回顾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1-04  来源:中国水运报  关注度:0]
摘要: 年终盘点,船企的老总们都乐得合不拢嘴。   江苏扬子江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为群就是其中一位,拿着财务报表,数字非常抢眼:2010年前11个月,公司就交船45艘,圣诞节前全年交船48艘的目标已圆满完成。而缪为群所在的江苏...

  C 瞄准海工高端攀升 转型升级快马加鞭

  产品向附加值要效益,产业向高端要竞争力。

  2010年,是中国船企转型元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列入其中,海洋工程榜上有名。在这一年,代表船舶建造最高水平的海工装备在各大船厂纷纷出坞。

  2010年6月29日,世界首艘带自航能力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瑞美蒂”号在南通中远船务成功交付。

  5月28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世界首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起重能力和DP3(动力定位三代)级全电力推进动力定位,并具备自航能力的船型工程作业船“海洋石油201”号在熔盛重工顺利出坞。

  合同总价1.95亿美元,建造周期34个月,代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最高水平的GM4000半潜式钻井平台即将交付……

  2010年,既是传统船舶制造的迅猛发展之年,也是海工装备的跨越发展之年。全球的海工装备订单纷纷来到中国,来到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山东、江苏、福建、上海等地的大型船厂。传统的船舶企业也纷纷加大投资,上马海工生产设备。

  国内大型船舶修造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工制造转型。中远船务、熔盛重工、明德重工、惠生重工有限公司、美利昌通宝、吉宝船厂等业内领先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长期“海工规划”,不少规模以上的船舶及配套企业中成功转型为海工制造装备企业,并实现了海工产品的全面覆盖。

  转型升级,既要看船舶品种的高端变化,还要看船舶产业链的整体提升。这其中,船舶配套的提升至关重要,关系到船舶的增值空间被谁获得。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中国造船完工量猛增,但配套国产比例涨幅不大。原因何在?虽然我国在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桨等船用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船舶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船舶配套产品,还多采用国外产品,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发动机、电子控制设备等船舶关键配套件的进口比例高达70%,这与发达国家船舶配套国产化率已达90%相比,差距不小。

  船舶配套设备费用占总船价普遍在35%左右,能否突破配套国产化的“瓶颈”,直接关系到产品附加值留给谁。

  随着我国造船工业的快速转型,船配企业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发展,配套国产化率肯定会越来越高。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