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能源丝路上的中哈合作样本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5-04-21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一座桥横跨亚欧大陆,一条路穿越历史古今。 这里,是哈萨克斯坦,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构想提出的地方,还是中国石油海外业务版图中重要的一极。这一切,并不是巧合。 18年前,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中国石油人把目...
    一座桥横跨亚欧大陆,一条路穿越历史古今。
 
    这里,是哈萨克斯坦,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构想提出的地方,还是中国石油海外业务版图中重要的一极。这一切,并不是巧合。
 
    18年前,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中国石油人把目光投向这里,抓住机遇在阿克纠宾点燃油气之梦,书写了中哈能源合作浩瀚篇章的“卷首语”;18年后,上下游一体化的油气合作格局奏响了中哈能源合作雄浑乐章的“最强音”。18年磨砺,中国石油在古丝绸之路上架起的油气桥梁已演变为贸易、道路、文化、民心等交流沟通的“立交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典范样本。
 
     “油气”领跑丝路经济带
 
    1997年,中国石油购得阿克纠宾油气公司60.3%的股份,踏上中哈油气合作的求索之路。“通过应用老油田开发技术、攻克盐下油田开发的世界级难题以及新区块的资源接替,公司油气当量连续5年保持1000万吨,比接管时增加了3.4倍,累计生产原油9000万吨,其中近4000万吨输到了国内。”阿克纠宾项目总经理王俊仁说。
 
    随着阿克纠宾项目原油产量的不断攀升,我国第一条陆上战略级跨境长输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应运而生,形成了我国西北部能源国际战略通道的雏形。
 
    2004年至2005年,中国石油又在管道沿线的库姆科尔地区战略性地开展了KAM、ADM和PK上游项目的合作,总计千万吨的石油资源量让能源巨龙底气更足。
 
    随着南部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增大,将阿克纠宾项目的天然气输往哈国南部的哈南天然气管线由此诞生。阿克纠宾的天然气不仅温暖了哈国南部人口密集地区,而且未来还可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输往中国。
 
    18年来,除了经略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这一股权最高的项目,中国石油还积极布局里海东岸的北布扎奇和曼格什套项目,它们成为逐浪里海石油市场的前哨;入股卡沙干项目,试水里海北部巨型海上油田;购买奇姆肯特炼厂50%股份,进一步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将宝石花加油站“播撒”在哈国城郭村野,展示中国石油品牌形象;把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2/3“落户”在哈国境内,用共赢串起友谊的明珠……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梦想的种子破土而出,由一个油田衍生出来的合作巨篇不断增加新的章节。中哈能源合作之路愈加宽阔平坦,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当之无愧的“主干道”。
 
    互利共赢构筑广厦根基
 
    目前,中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经营管理着产能3000万吨的油气生产项目、2833公里原油管道、3287公里天然气管道、600万吨炼厂项目和100多座加油站,国际化管理经验、人才资源等实力不断增强,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奉献了“中国石油版”的“软实力”。
 
     “近几年来,油气贸易已占到整个中哈贸易额的60%以上。中国石油在哈是产量仅次于雪佛龙的第二大国际石油公司。我们通过投资带动、项目滚动、整体规模推进的发展模式,目前在哈已形成油气勘探开发、管道建设与运营、工程技术服务、炼油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对资源国的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党委书记卞德智说。
 
    技术是海外企业立身之本,油田的每次跨越发展几乎都伴随着技术的重大突破。2004年,在阿克纠宾肯基亚克油田雪原上,H8010井经过技术改造后日产油达到1150吨,宣告盐下油藏被中国石油彻底打开。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埋藏深、上覆巨厚盐丘,开发难度极大。中国石油利用水平井、大斜度井技术攻克了这个世界级开发难题,让一个年产能200万吨的油田出现在肯基亚克草原上。
 
    18年来,中国石油在资源国积极融合,取长补短,国际化管理水平获得国际同行称道。PK项目是中国石油创新国际化管理的典型案例。中国石油2005年从西方股东手里买入后,不断完善管理架构。PK项目在业务管理上实行板块化管理,并建立了总部职能公司,通过管理架构设计、授权安排、制度框架优化、协议互签、费用分摊等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享管理模式,并在人力资源、HSSE、IT&T等方面形成了一套优秀管理模式,吸引了埃克森美孚等西方石油公司前来交流学习。
 
    发挥中国石油整体优势,以油气投资带动工程技术服务“走出去”的战略,使中国石油在哈事业迅速发展。阿克纠宾项目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人才培养基地和带动乙方队伍的使命。18年来,它不负使命,共输出高层管理、商务和技术人才180多人。而东方物探、工程建设公司、长城钻探、西部钻探等中国石油队伍也成功进入中亚市场。
 
    谋求长期合作、追求互利共赢,是中国石油在哈创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我们承担着为中哈原油管道输油的使命,必须保障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接管油田后,我们加大投资用于完善油田基础建设,最有意义的是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燃气发电站,满足了油田生产的电力需要。”PK项目副总经理兼PKKR公司总经理秦守伟告诉记者。
 
    在PK项目工作了17年的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阿列克斯钦佩地说:“中国石油的一系列做法让我们相信它是为公司长远发展着想的,这与以前的股东不同。”
 
     “升级版”合作注入新活力
 
    丝路画卷正徐徐打开,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石油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和质量,打造中哈油气合作“升级版”。
 
     “丝路经济带建设将为油气合作提供良好的政治和政策环境,以及一些产业对接的机会,稳定对企业发展来讲是最大的机遇。”卞德智说。
 
    在利好的发展环境下,各项目公司也在谋划更长远的发展。“阿克纠宾项目剩余的可采储量还有1.2亿吨,有建成800万吨油气集输的能力,还有8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集输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拓展业务的空间还很大,油价合适的情况下,这些工作仍会继续。”王俊仁表示。
 
    国际事业哈萨克斯坦公司则瞅准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平台功能。“通过这个平台,我国西部炼厂的成品油、化工品、润滑油等高质量产品可以进行出口贸易。”国际事业哈萨克斯坦公司总经理努尔兰展望。
 
    挑战也不期而遇。越来越严格的法制环境和监管措施考验着企业的合规经营水平,油价的长期低位徘徊让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老油田的自然递减使稳产越来越难……
 
     “升级版”合作需要拥有强大的抵御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以及变危为机的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对低油价的“抵抗力”、保障合作项目的稳定发展也成为各项目积极思考的问题。“2015年,公司将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扎实做好开源、节流、止血三篇文章,动态优化全年油气生产经营工作,努力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益。”卞德智介绍。
 
    下游方面,销售业务的升级发展也迫在眉睫。“市场开发要有序、有价值地推进。另外,还要平衡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关系,我们今年就开始尝试自主经营和合作并举。”努尔兰说。
 
    古丝路在油气喷发的呼啸声中醒来,新丝路在愈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中日益立体。油气主力军在哈萨克斯坦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深刻脚印,成为新丝路延伸的根基。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