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副局长陈庆勋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5-04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关注度:0]
摘要: 真正起决定性意义的还是中亚和俄罗斯这两条纯粹的陆上通道 在河北廊坊的中国管道博物馆,有一层叫做国际厅。中俄原油管道完工后,插在入口上的国旗又增加了一面,达到15面。这代表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境外施工的国家增加到了15个。随着...

真正起决定性意义的还是中亚和俄罗斯这两条纯粹的陆上通道

在河北廊坊的中国管道博物馆,有一层叫做“国际厅”。中俄原油管道完工后,插在入口上的国旗又增加了一面,达到15面。这代表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境外施工的国家增加到了15个。随着中缅原油管道的破土动工,这个数字又将有所增加。

令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工程人员高兴的是,“十一五”期间,他们建设的几条国际能源通道直接向中国输送石油和天然气。

随着“十二五”开局,中国新的能源生命线将继续延伸。

中国需要陆上能源通道

《瞭望东方周刊》:在讨论“十二五”规划时,很多人都提到了如何在未来5年应对中国的能源问题。

陈庆勋:中国总体上来说是一个能源短缺国家,无论是石油储量还是天然气储量,都非常匮乏。我没记错的话,中国原油的可采储量不到25亿吨。以我们的邻国为例,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可采储量是中国的两倍。现在,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国内石油年产量加起来也就是1.5亿吨左右,进口约1.5亿吨左右。从现在的能源需求看,大概到“十二五”末期,就是2015年,我们国家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大约每年5亿吨。

目前,从国内地质勘探来看,暂时没有新的重大发现。基本上是这边老油田产能下降,那边再发现新的储藏,把下降的产能弥补上。如果在中国周边的深海区,比如南海没有大的新发现,那我们的能源结构将越来越依赖于外部。因此,中国石油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石油和天然气达到4亿吨热当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海外。中国石油现在的产能是国内1亿吨热当量,国外占4000万。

《瞭望东方周刊》:“十一五”期间,一共完成了几条陆上能源通道。

陈庆勋:总体来说,一个是陆上、一个是海上,来源无非就是非洲、中东、俄罗斯、中亚。相对而言,陆上能源通道受影响会比较小,只要两个国家在政治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可以维持一个长期、持续、有效的能源通道。海上通道的可变因素太大,一个是期货价格问题,一个是“马六甲命题”,容易受到第三国、第四国影响,涉及到国际之间的政治环境问题,还有海盗等等。

海上通道实际上是走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非常大。比如这次买的是中东石油,下一次可能买非洲的,来源非常不确定,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对于陆上通道,只要两国之间保持一种正常关系,每时每刻都在输送,不受任何其他方面影响。

实际上,建立稳固的陆上能源通道对于我们国家是非常急迫的。现在说中国有四大能源通道:俄罗斯一个、中亚一个、东南亚一个加上海上通道。

我个人觉得,真正起决定性意义的还是中亚和俄罗斯这两条纯粹的陆上通道,它们有切实保障、可以长期稳定地供应。东南亚通道实际上是一个过境通道:原油在中南半岛西部卸船后再运过来,虽然回避了马六甲,但并没有办法应对其他地区因为战争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中断。

其中,中哈原油管道是最早开通的跨国管线,中亚天然气管道是第二条,第三条是中俄原油管道。在未来5年里,中国与中亚地区还将有第三、第四,甚至第五条管线。中亚现在修了一条原油管线和两条气管线。哈萨克斯坦有3000万人口,一年的原油产能达到1.2亿吨,中国13亿人,原油产能才达到1.5亿吨。

跨国管线互利互惠

《瞭望东方周刊》:为中国提供能源,会给这些国家带来什么?

陈庆勋: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终端巨大的市场,有需求。同时,许多国家也需要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来支撑发展。比如中亚的几条油气管线,意义非常深远。

原来中亚各国油气出口都必须要通过第三国管网才能出去,目标市场都是欧洲。无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亚没有一条直接通往欧洲的通道,必须把油气卖给第三国,由第三国统一出口。哈萨克斯坦原油可采储量达到56亿吨,这个国家一年的原油产量可以达到1.2亿吨。土库曼斯坦主要产天然气,乌兹别克斯坦油气都有。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年产1000亿立方米,中国2010年全年天然气总消耗量700亿立方米,它一年的产量超过了中国一年的使用量。

在输送到中国之前,中亚的油气资源有两条线,一条通道从伊朗过境,最后还是要去欧洲。一年总共输送400亿到500亿立方米。第三国利用上面说的便利,用很低的价格垄断中亚能源,然后再出口,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中国管线可以说是中亚各国寻求破除垄断的一个出路,它们非常想寻求一个新市场。目前,从中亚每年输送给我们300亿立方米天然气,最终将达到550亿到600亿立方米。目前,中国的国内天然气供需情况约是每年700亿立方米。所以说,这些管线对于我们和中亚国家来讲是互利互惠的。

《瞭望东方周刊》:中俄管线呢?

陈庆勋: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促成了中俄管道工程付诸实施。因为之前油价一路上扬,已经接近140美元。俄罗斯因此对能源行业进行了比较大的扩展。金融危机到来后,国家油价下跌,外资撤资。这样俄罗斯面临的不仅是能源行业的发展问题,还有如何保证生产的问题。由于中国企业的进入,我们提供贷款给俄罗斯的能源企业,保证了这个国家能源行业的可持续。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前景如何?

陈庆勋:中俄天然气管线已经进入最后的价格谈判。预计会有两条管线,每年供给中国6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一条是从新疆过来,一路从萨哈林岛过来。俄罗斯其实是世界上未来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