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国内成品油价格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5-19  来源:经济日报  关注度:0]
摘要:   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始于1998年,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正处于比较低的历史价位,石油价格改革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增长,石油价格出现了持续高涨的态势,而恰恰是在这个...

  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始于1998年,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正处于比较低的历史价位,石油价格改革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增长,石油价格出现了持续高涨的态势,而恰恰是在这个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汽车开始大规模地迅速地进入家庭,作为汽车动力来源的汽油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其价格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支出,石油价格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等问题的质疑也随之增多。就此,政府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做过解释和说明,一些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做过详尽的论述。在此,笔者想谈谈个人看法,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石油价格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我们知道,价格是行业体制机制的综合反映。产品价格管理的方式方法取决于行业的市场组织结构和市场体系的发育健全程度。

 

  首先,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国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石油工业成就辉煌。大庆油田的发现并成功开发生产结束了我国用“洋油”的时代,由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不仅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避免受制于人,也为国家创造了宝贵的外汇。但是,石油工业不同于一般加工业,其生产对象是自然资源,生产力水平和产出能力受到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一些主力油田进入开采中后期,产量自然衰减加快;另一方面,寻找新油田的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开发投入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这样,每年在弥补主力油田产量衰减后的新增产量十分有限。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带动了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1993年,我国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纯进口国,进口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进口原油1.3亿吨,2010年原油进口量达到2.4亿吨,五年内进口量接近翻一番,对外依存度达到55%。如果国内石油价格不采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做法,脱离国际市场独立运行,国际市场油品不可能流入我国,国内市场供应势必出现短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失去物质保障。

 

  其次,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适应了石油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应该讲,国内石油供求关系变化和石油工业体制改革,共同催生了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机制。1998年以前,我国石油管理体制是上游原油勘探开发和生产与下游炼油加工分开各自独立运行、分别管理的模式。上游原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管理和经营,下游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统一管理经营。由于上下游分别垄断经营,国家分别对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实行管制。其间,在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改革的背景下,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出现了计划指令性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计划外市场价等多种定价形式。其中,政府指导价格就是依据当时国际市场价格确定的,大致在每吨500元左右,而计划内政府定价只有每吨100元至159元不等。1998年,石油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应该讲,中石油、中石化改制重组符合石油工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国际石油公司的发展趋势。这样,原来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分别管理,以平均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办法已不适应体制变革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在存在区域性垄断、不具备放开价格的情况下,适应国内供求形势变化和国内石油工业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惟一合理的选择。2002年,中石油、中石化成功实现境外上市,之后,回归A股市场,说明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也是认同这一做法的。这也成为吸引国外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的重要前提条件。中石化在我国福建省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公司合资项目谈判的条件之一就是产品价格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总之,无论是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还是吸引国外企业投资,最终的目的是争取更多的资源,保证国内石油市场供应,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第三,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促进国内石油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前已述及,我国石油工业改革之所以组建两大石油公司主要还是着眼于国际市场竞争,因为石油市场早已超出国界成为全球性市场,只有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才能适应石油工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才能够“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到国外寻求资源,满足国内需求。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不仅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因为资本市场评价企业绩效,不仅要看企业的盈利状况,更要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通过“对标”评价企业优劣。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使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提供可以比较的基础。
 

  理论上讲,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是符合边际成本定价原理的,即满足市场需求的最后一个产品的成本决定整个市场的交易价格。或者说,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边际成本定价理论的具体运用,是政府依据全球原油市场价格变化,综合考虑国内企业加工成本,模拟市场制定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然,也有人提出,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同时也是主要石油生产国,国内油价可以按进口油与国产油加权平均定价。这样做的问题,一是企业会尽可能少进口,以期多获利,不利于引进国外资源、保障国内市场供应。二是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加工国产油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加权平均定价会造成企业之间不公平竞争。三是会加大政府监管难度,而且自由裁量权增加可能引发其他问题,不利于规范管理。但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并不意味着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国产原油获得超额利润,2006年国家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就是体现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将国产油的超额收益上缴国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并非我国所独有。韩国在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就曾采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办法。其实,我国许多非政府管制的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也都是与国际市场挂钩(或接轨)的,比如,我国成为煤炭进口国后,秦皇岛市场煤炭价格变化就是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直接相关联的;至于有色金属铜、铝等生产资料,国内企业更是直接盯着伦敦交易所市场交易价格来制定自己产品的价格。道理是一样的,差别在于形式不同。因为这些产品都是生产资料,且实行市场调节价格,远离我们日常生活,不被人们所关注。

 

上一页123下一页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成品油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