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钻井液优化的几点思考(上)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01-11  来源:中国钻井网  关注度:0]
摘要: 摘要   胜利油田在 PHP 混油泥浆体系的基础上 , 加入 MMH、防塌剂、原油、乳化剂等辅助处理剂 , 形成了适合钻各类水平井的 PHP2MMH聚合物混油泥浆体系。本文对该泥浆体系的配方优化、携岩及润滑性能的提高、保持井眼稳定及井眼防...
 摘要   胜利油田在 PHP 混油泥浆体系的基础上 , 加入 MMH、防塌剂、原油、乳化剂等辅助处理剂 , 形成了适合钻各类水平井的 PHP2MMH聚合物混油泥浆体系。本文对该泥浆体系的配方优化、携岩及润滑性能的提高、保持井眼稳定及井眼防漏堵漏的措施、泥浆日常维护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泥浆体系已成为国内配方简单、工艺成熟、成本接近一般定向井和直井的新型泥浆体系。

  从 1991 年至今 , 胜利油田已钻成各类水平井 100 余口 ,作业区域遍及胜利油田 20 多个区块和国内其它油田 , 经过大量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应用 , 水平井泥浆技术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 满足了从大曲率到小曲率侧钻水平井的要求 , 克服了井眼坍塌、井漏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目前 , 国内大多数水平井使用了聚合物正电胶混油泥浆体系 , 而且关键泥浆参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现场钻井中只要按照规律合理调整泥浆参数 , 就可以满足泥浆携岩、润滑、防塌等需求。胜利油田在聚合物正电胶混油泥浆体系的基础上 , 通过合理选用并
简化主、辅助剂 , 对水平井泥浆技术进行优化。优化后泥浆体系不仅配方简单、技术措施较为固定 , 而且成本低 ,由优化前的 400500 元/ m下降到优化后的 150 元/ m ,因此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胜利油田水平井优化泥浆体系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一、泥浆体系和配方

  水平井泥浆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必须具备比定向井泥浆更好的润滑性、触变性、悬浮性及较高的动塑比等性能。胜利油田目前应用最成功且使用最广泛的是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PHP) 为主剂的聚合物泥浆体系 , 但当其粘度一定时 , 难以满足水平井泥浆高动塑比和良好触变性的要求。而MMH泥浆体系具有的独特“固/液”性能 , 可以满足水平钻井对泥浆的特殊要求。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 , MMH为主剂的泥浆体系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 一是与之配套材料少 ,泥浆配伍性差; 二是该泥浆体系滤失量难以控制 , 所形成的泥饼韧性、润滑性都较差 , 即使加入同等的润滑剂 , 也难以满足水平井润滑需要。因此 , 胜利油田在 PHP混油泥浆的基础上 , 加入主辅助剂 MMH , 充分发挥聚合物和 MMH的双重作用 , 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泥浆体系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即使在负电性较强的泥浆体系中 , MMH处理剂仍能发挥出其独特性能。其配方为: 014 %015 % PHP + 2 %5 % MMH +015 %1 %GD218 或 NPAN + 6 %8 %原油 + 012 %015 %乳化剂(油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配合十八醇或 SN21) + 2 %3 %SMP或多元醇。

  二、携 岩 问 题

  对井斜 0° 45° 、45° 55° 、55° 90° 三个井段的泥浆流变性、携岩机理的研究表明 , 在井斜 0° 45° 井段泥浆层流净化效果较好; 在井斜 45° 55° 井段 , 泥浆不仅要克服岩屑的沉淀堆积作用 , 而且要克服岩屑的下滑作用 , 因此泥浆要具有足够的切力和触变性; 在水平井段 , 泥浆要克服岩屑下沉并堆集成床
的作用 , 因此要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能。可见 , 泥浆要具有足够的 Gel 和合适的切力。一般情况下 , 控制切力为 510Pa , 初/终切为 (25) Pa/ (510) Pa , 就可以满足防止岩屑沉淀堆积的要求。而采用合适的动塑比是保证泥浆将岩屑带出地面的关键。胜利油田对各类水平井泥浆动塑比数值的统计分析发现: 大、中曲率水平井动塑比宜控制为 015018 , 小曲率水平井宜为 018110 , 侧钻水平井宜为 018112。

  聚合物泥浆体系不能较好地满足防止岩屑沉淀堆积和携岩的要求 , 但加入 MMH处理剂后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同时也不能忽略机械清除岩屑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 每钻进 502100m短程起下钻一次 , 每钻进 200m 长距离起下钻一次。其目的是减少高粘、高切泥浆在井壁上形成的滞留层厚度 , 清除沉淀在下井壁上的岩屑床 , 并通过循环泥浆将岩屑携带出地面 , 从而保证井眼畅通。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水平井 钻井液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