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溢油事故表明:监管改革成空言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7-27  来源:中国能源报  关注度:0]
摘要: 渤海湾溢油事故不但引发了中国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也吸引了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事故自公开以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英国《金融时报》、福布斯网站等西方知名媒体均进行了报道。一起发生在中国内海的溢油事故为何引起多方关注...


    渤海湾溢油事故不但引发了中国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也吸引了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事故自公开以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英国《金融时报》、福布斯网站等西方知名媒体均进行了报道。一起发生在中国内海的溢油事故为何引起多方关注,笔者参阅不同媒体报道发现,原因不外乎两类:一是去年美国墨西哥湾刚发生大规模溢油事故,理赔尚未结束,媒体关注仍在;二是本次溢油事故发生之后一个月,中国国家海洋局才公布消息,而中海油则近乎失声,由于中国政府在非典、松花江化学污染等事件中屡次爆发公关危机,外媒集中火力再次对政府部门“企图瞒天过海”的做法进行了批判。
 

  能源论坛网站文章指出,与BP公司发生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相比,渤海湾溢油情况可能并不严重,油田作业方康菲中国公布的数字是1500桶,而墨西哥湾事故规模在百万桶以上。此外渤海湾储油层地质结构也远比墨西哥湾简单。不过无论是康菲中国还是中海油都是不停淡化事故影响。“尽管两家公司并非想掩盖事实,但肯定不会心甘情愿提供大量且详实的信息。而且两家公司还毫不回避淡化事故影响这个事实。”
 

  多数报道都对国家海洋局行动迟缓和信息不对称表示不满。《卫报》报道称,作业的公司6月4日就发现了溢油情况,直到6月21日才有风声通过微博传出,等到政府公开消息,已经是两周之后的事情了。“国家海洋局7月5日表示,中国首次发生海床溢油,水质已经下降到四级中的最低一级。但信息仍然很笼统,涉事公司也不回应采访。尽管中海油称溢油‘基本得到控制’,但溢油量和对海洋生物以及海岸线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却没有任何数据。”
 

  福布斯网站文章干脆以《要想知道如何掩盖溢油事故,就去问中国》为题,论调尖锐。文章作者认为,中国方面在本次事故中表现出的态度还不如去年中石油大连港(601880)爆炸溢油事故时开放,“是一种倒退”。“当然去年溢油发生时伴随着剧烈爆炸,不可能掩盖。今年中国方面却故意掩盖了事故。”文章中诸如“撒谎”、“狼来了”、“替罪羊”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不但直言康菲中国在溢油发生当天即6月4日就向国家海洋局通报了情况,更比较说康菲在蓬莱油田的合作方中海油直到7月1日仍未向公众公布任何消息。文章为国家海洋局将事故责任方定为美国公司康菲而叫屈。出于不同立场,笔者不敢苟同上述观点,但中海油是否能够免责确实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外媒在为自身舆论寻找论据的时候,均提到了《环球时报》英文版的一篇社评。这篇社评大胆设问,为何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如此暧昧。“我们不禁怀疑:国家海洋局到底是为了防止发生大型灾难设立的国家机构,还是只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国家海洋局6月份就知道事故发生,一个月后才公开消息,这种做法不可接受。”由于《环球时报》拥有的官方背景,因此这样的表态无疑说明了政府对外界指责“官商勾结”的情况是敏感的,而且也并非一个忌讳的话题。
 

  能源论坛网站下结论说,渤海湾溢油事故能否改变中国石油(601857)生产的生态,尤其能否加强政府对国内采油业务的监管,还有待观察。“中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形象对国家而言更为关键。”言外之意,中海油要成长为国际性的公司,还应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卫报》报道指出,掩盖工业事故的做法在其他国家也时有发生。2009年到2010年在北海海域,欧洲和美国公司钻井引发的油气泄漏事故未被公开的多达100多起。卫报记者举例说,中国也有不光彩的过去。“2005年政府也曾拙劣地掩饰中石化松花江污染事件。数百万居民被告知停水,原因是管道日常维修。后来被证实是个弥天大谎。一度引起媒体的一片哗然,政府因此承诺对监管机制进行改革。6年后,并未见多大改变。政府和国有石油公司在污染发生后,第一反应仍然是封锁消息。”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