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强求与俄罗斯能源合作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9-30  来源:人民网  关注度:0]
摘要: 近年来,中国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耗量,不但使外国人害怕,中国人也同样警惕,对此提出不少促进中国能源安全的建议方案。其中,渴求与俄罗斯进行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声音最强。然而最近这些年,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从未风平浪静,甚至一年也没有顺畅过。不过,...

    近年来,中国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耗量,不但使外国人害怕,中国人也同样警惕,对此提出不少促进中国能源安全的建议方案。其中,渴求与俄罗斯进行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声音最强。然而最近这些年,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从未风平浪静,甚至一年也没有顺畅过。不过,国际能源市场的“游戏规则”恰恰也在这些年中发生改变,过分渴求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预期意义越来越需要探讨。

  首先,从根本上说,世界石油供应非常丰富,并不存在拿钱买不到的问题,即便是两伊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样的重大事件发生,也没有出现拿钱买不到石油的局面。因为从二战之后,在丘吉尔“多元化”认识的启发下,世界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持续推进市场多元化,全球石油供应能力一直超过需求。1986年世界探明石油储量8774亿桶,2006年增加到12082亿桶,储采比是40.5年;而到2010年世界探明储量13822亿桶,储采比又增加至46.2年。随着油价上涨,各国石油勘探开发的热情和技术进步与日俱增,石油供应能力还会不断加强。石油枯竭至今还是一个别有用心的寓言故事。

  笔者认为,国际油价暴涨暴跌与供需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因为华尔街肆意操控油价,使一些国家误以为石油供应可能中断,纷纷抢夺油源。俄罗斯也利用这种心理制造中国和日本等国对其能源产品的争夺,从中谋取超额利益。

  其次,俄罗斯石油大量在高寒地区开采,成本高,又远离海岸线,运输代价大,而且俄罗斯动辄将石油作为武器要挟日本。从地缘政治角度和经济竞争意义看,日俄能源博弈对中国利大于弊。况且,如果中国减少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加大对中东、中亚石油的采购,日本也未必会“上杆子”往上冲与俄合作。

  其实想开了,日本要是真喜欢俄罗斯的石油,不妨就让他们去用。这样日本可以将中东地区的轻质原油进口份额更多地转给中国,将马六甲海峡的通行量更多留给中国,而且中国的主要经济发达区域多在东南沿海,使用中东石油更经济划算。

  再次,俄罗斯要将原计划输往欧洲的天然气转卖给中国,也是因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最近,在德国、波兰和乌克兰相继发现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俄罗斯长期以来不断用能源供应作为武器与这些欧洲国家谈判,早已使他们忍无可忍,他们必定会通过开发其他资源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俄罗斯也正是预感到这一危机才转向中国市场。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将西西伯利亚如此遥远的天然气转卖中国,而不惜失去欧洲的传统市场?

  目前,全球由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和全球金融危机,使原来针对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液化天然气无处可去。世界拟增加的液化天然气供应能力现在已达到3亿吨,进口这些气源可以直接运到中国沿海能源需求较大的经济发达地区,比从俄罗斯五六千公里的超远距离输送更加经济合理、安全。

  通过依赖别的国家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那很可能是天方夜谭,因为即便双方没有冲突,对方也不会放过用能源作为武器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机会,“能源独立”应是中国努力的一个方向。实际上,中国也有大量天然气资源和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包括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可燃冰等资源,地质储量超过356万亿立方米。中国目前天然气供不应求主要是因为少数企业垄断,投入不足。一旦开放市场,将大量资金引入这一领域,将可能使中国摆脱对外部油气的依赖。天然气在能源中的特性,使它不仅可以替代煤炭等能源发电供热,也可以替代石油作为交通燃料,中国如果大力开发各种天然气资源,“能源独立”或成为现实。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认为,“世界非常规天然气非常丰富,足以改变游戏规则”。这里的“游戏规则”并非仅仅是天然气的规则,它可能改变的是整个能源的规则以及地缘政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规则。试想,如果欧洲、中国、美国,甚至日本都通过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而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俄罗斯将何去何从?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