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系列解读(勘探篇)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4-23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编者按: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去年年底正式发布以来,引起热烈反响。这个200多名专家参与编制、历时两年半的规划,是我国历史上首部能源科技规划。其中确定的勘探与开采技术等4个重点技术领域,以及提出的重...

    编者按: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去年年底正式发布以来,引起热烈反响。这个200多名专家参与编制、历时两年半的规划,是我国历史上首部能源科技规划。其中确定的勘探与开采技术等4个重点技术领域,以及提出的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和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油气是经济发展必须依赖的重点能源。而科学技术进步,一直是保障油气发展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科技不断发展,不但使预测全球油气资源枯竭的时间继续推迟,而且目前全球油气资源产量还处于增长状态。全球如此,中国油气发展也不例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油气上中下游的技术到底有哪些亮点?亟待哪些攻关和突破?油气科技发展到底有哪些思路?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多名专家、院士,从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和海洋五个角度对这个规划进行深度解读。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706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4%。石油进口量箭头朝上,折射出国内石油消费延续增长之势。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国内油气大发现的关注更显热烈。

    大发现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这首先需要找油找气先锋——勘探来回答。石油界的专家指出,在所有的决定因素中,地质理论认识和勘探技术是核心中的核心。

    在对象日趋复杂、地表条件和自然环境日趋恶劣、成本刚性上升以及消费快速增长的多重挑战下,油气勘探在中国现实的石油战略中被寄予了新的厚望。

    常规油气需要“非常措施”

    据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显示,2030年前我国石油探明地质储量继续保持高水平。总的看来,未来20年我国处于油气并举的重要机遇期。

    但前景乐观的资源形势下,面临的现实困难却不少。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认为,国内勘探程度较高,常规油气寻找“大家伙”的难度很大,且非常规油气又刚刚开始。从海外来看,有一些紧迫问题:一是对全球油气资源的评价和认识问题,二是国外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很多类型我们在国内没碰到过,要想方设法去攻克。另外从技术角度看,油气大发现需要物探、钻井、测井、井下作业等工程技术服务的升级换代。

    “要解决这些困难,必须靠中国石油整体优势的发挥,靠管理创新,特别是要靠科技创新。”贾承造说。

    针对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提出了重大技术研究方向——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等。专家认为,这些思路与上游业务需要化解的挑战相吻合,对于勘探大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从能源规划来看,新形势下上游各专业都有新的艰巨使命。“仅从钻井的任务来看,目前可用六个字概括——低、深、难、海、高、新。”油气钻井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这样认为。“低”就是低渗、低产,像长庆的“磨刀石”一样,在这些地区钻井怎样才能降低成本,让开发更有效益;“深”包括深层和深水两层意思,一个是陆上打井越来越深,向深层找资源,一个是向深水进攻;“难”就是钻井情况更加复杂,喷、漏、塌、卡、磨等多种因素并存;“海”是指海洋领域的扩展和海外;“高”主要是指特高含水油田及高含硫化氢气田的开发;“新”就是新能源和新领域。

    “工程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实现勘探开发突破的手段。以钻井为代表的工程技术和勘探、开发共同构成石油工业上游业务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苏义脑认为,“当今钻井正在经历三个转变和扩展。其一,钻井工程的功能由过去的提供一条传统意义上的油气通道,向增储上产转变和扩展。其二,钻井技术由过去解决工程自身的难点问题,向提高勘探发现率、开发采收率及单井产量转变和扩展。其三,我国的钻井科研由过去主要以模仿、跟踪国外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和扩展。”

    从当前情形看,我国现阶段还是以常规油气为主。“常规油气的攻关方向重点体现在,进一步深化认识岩性地层这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前景广阔的碳酸盐整体评价,以及高度重视嵌入冲断带等构造复杂地区的巨大潜力。”贾承造认为。

    非常规“接替”之路有多远

    伴随世界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与常规油气产量上升的压力,具有较大资源潜力的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新的勘探领域,受到世界各国和石油公司的高度青睐。非常规油气的突破,改变了全球能源传统格局,形成了以中东为核心的东半球油气版图以及以北美为核心的西半球油气版图。

    数据显示,仅中国2010年的非常规油气探明储量已占新增探明储量的1/3左右,成为储量增长的重要目标。那么,非常规油气“接替”常规油气之路还有多远?

    “从资源看,全球非常规石油资源合计4495亿吨,与常规石油资源基本相当,并且产量快速上升,2008年较2001年增长近一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介绍,“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邹才能分析,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已取得三大创新:“纳米级”孔喉储层系统连续型油气聚集的地质理论创新、形成“人造渗透率”的水平井多级体积压裂的核心技术创新、多井平台式“工厂化”低成本的开采模式创新。在这些创新体系的支撑下,油砂、重油、致密气、煤层气等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页岩气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领域,致密油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的亮点领域。

    “非常规油气突破意义重大,延长了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正在实现整个石油工业理论技术的升级换代,美国也因此试图达到能源独立,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都有很深远的影响。”邹才能认为。

    值得肯定的是,全球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的提出及实践,对中国油气藏认识是一种“解放”。若将地下油气资源比作“金字塔”,最上面的品质最好,是高产量油气田。下面是中低产量的。再往下不是没有油,只是渗透率越来越低,低到一定程度即使有油我们也不认为它有商业价值。但有了非常规理论以后,资源量明显可以扩展一大块,特别是勘探程度很高的地区,过去认为找油找得差不多了,但按现在的认识来看还有很多的油气没有找到。这有可能使石油工业寿命延续很多年,而且对能源供应的影响也非常大。

    “但是,非常规还有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非常规的地质理论和认识需要大大加强,二是水平井加体积压裂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开发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但目前从技术、经验、队伍、装备都还亟待加强。”贾承造认为,“总的看来,非常规油气中,致密油气可以加快发展,页岩气现在还谈不上加快发展,需要积极攻关,争取尽快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技术。而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及装备,要提前规划,大力发展。”

    “我们既要打破常规、突破非常规,也要满怀信心、脚踏实地。”邹才能说,“比如当前热度很高的中国页岩气,当务之急有三件事,一是加快页岩气工业化核心区的优选,二是加强页岩气产业化试验区的建设,三是加大页岩气市场化政策的扶持。而页岩气要整个实现工业化必须闯过理论关、技术关、成本关、环境关等关口。”

    这或许传递出,非常规油气要变成未来“常规油气”,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海洋勘探潜力巨大难度亦巨大

    在《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提出了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平台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研发平台等。“这是中国油气蔚蓝色之梦的必经之路。”有专家表示。

    中国海洋油气潜力很大。由于海洋勘探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客观因素所致,中国海域勘探还留下很大空间。比如,对海洋的整体认识程度不高,相对于渤海来说,黄海、东海及南海的认识程度更低;我国海洋深水勘探的地震和钻井船很少,装备不够,力量薄弱;我国目前没有自主的深水开发生产油气装备等。“目前,我国海洋项目作业很多都是外国人在干,海洋是我们最大的‘短腿’。”业内专家表示。

    从海洋勘探历史看,我国早期虽然通过和国外公司合作,并不断吸收国内陆上油田一些经验,但收效甚微。后来,思想解放拓出勘探新天地,相继提出了全新的勘探理念,带来了海洋油气储量增长的高峰期,曹妃甸11-1等10多个大中型油田群相继被发现。“十一五”期间,我国依靠大面积三维地震采集与处理等技术,仅中国海油自营勘探就发现2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占新发现储量的60%。

    专家透露,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海洋常规油气勘探的最大前景在深水,热点区域在墨西哥湾、西非、巴西外海、北极等。换句话说,未来海洋的大突破还可能有很多,但首先需要地质理论认识和技术的强有力支撑。这对世界如此,对中国更是如此。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