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专家胡见义:在事业的起点再次起跑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8-08-18  来源:人民网  关注度:0]
摘要:  2007年8月,正在外地出差的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胡见义,接到研究院打来的一个电话,通知他已经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并请他回京后到中国石油奥运合作伙伴办公室确认。   “刚接到电话时,我...

  2007年8月,正在外地出差的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胡见义,接到研究院打来的一个电话,通知他已经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并请他回京后到中国石油奥运合作伙伴办公室确认。

  “刚接到电话时,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能成为奥运火炬手是每个中国人的光荣,感觉火炬手应是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并且应该是各行业中的佼佼者,而我只是一名没有运动员经历、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点点成就的老科技工作者。”

  护卫祥云

  据说,想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必须具备北京奥组委提出的六大条件,其中第一条便是热爱祖国,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看着眼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步履轻盈的胡老,我们便想这一定是位热爱运动、充满活力的老人。

  果然,即便工作再繁忙,胡老始终坚持锻炼。他自创了一套长度为15分钟的体操,每天早起时练习,每天1个小时的散步雷打不动。入选奥运火炬手后,胡老专门准备了一双白跑鞋,留着跑步的时候穿。胡老幽默地说:“我们单位的同事都很羡慕我,但是我比较低调,也不‘臭美’地到处去说,在晚上没人的时候,自己偷偷在楼下练习练习而已。”

  胡老说,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被选为奥运火炬手的包括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6月初在湖南,袁老以走路的方式完成了奥运火炬的接力传递。看到电视上播放的画面,胡老说:“我年纪比袁先生要小几岁,我正在加紧锻炼,争取以慢跑完成我的传递距离呢!”

  胡老说,在近二三十年里,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体育强国,这非常不简单。而在上个世纪的前50年,那时积弱积贫的中国,不仅在体育上无从谈起,国人还被贬称为“东亚病夫”。在胡老记忆中就有一件事令他至今难忘。1948年,胡老刚上初中,语文老师给班上的同学出了一道有关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作文题。同学们在作文中纷纷表决心:长大后一定让中国走出贫病交加的阴影,使中国人不仅在体魄上、经济上,更在民族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现在他们当初的这个愿望已经实现,胡老本人还成了在中国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的火炬手,护卫“祥云火炬”在中国的传递,这怎能不令他激动万分!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传递中,中国石油共有20位火炬手,胡老的火炬接力跑被安排在石油城——大庆。

  重回大庆

  7月12日,当火炬在位于中国最北方的黑龙江省传递时,胡老在大庆市起跑。“那可是大庆气候最好的季节!”胡老说。其实熟悉胡老的人都知道,胡老对大庆如此熟悉,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石油人,更因为大庆是胡老从莫斯科留学归国后的第一个工作地点,他曾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五年。

  “我个人认为组织上之所以安排我在大庆传递奥运火炬,因为那里是我人生起步的地方,更是我成长、成熟和知道如何为石油事业更好工作与献身的地方。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一名石油人代表,作为一名奥运火炬手,再次回到这个曾经洒下我青春和汗水的地方,我感到无限光荣。现在我将再次在大庆的土地上起跑,意味着我的事业将再起步,将在石油勘探的领域中继续前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次新的起跑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1959年,25岁的胡见义从莫斯科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毕业,并和400名留学生一起登上回到祖国的专列。在胡见义的家乡北京,当石油工业部干部司司长征求他的意见,“北京、新疆、青海、松辽,愿意去哪”时,年轻的胡见义只问了一句话:“哪儿的工作量最大?”于是,刚回到北京的胡见义收拾起行囊再度北上。这一去,在那片黑土地上就待了五年。

  凭借勤奋和思考,以及从苏联学成的先进知识和经验,在大庆开始工作仅仅一年零八个月后,胡见义就被任命为油田地质综合研究大队综合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地质师。在大庆,胡见义用两年的时间,于1962年系统完成和发表了《松辽盆地陆相生油地球化学若干问题》的论文,这是我国石油地质方面第一份关于陆相生油的系统而完整的文章。随后,他又总结出了《松辽盆地石油地质和油气分布的九大规律》,这也是我国第一份有关在一个大型盆地内、陆相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系统的完整的综合研究报告。

  上述两份报告构成了我国陆相油气生成与分布理论的雏型,为陆相石油成藏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当时大庆油田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后来发现一系列油气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4年,石油勘探的重点转向渤海湾盆地。1963年的最后一天,胡见义来到了胜利油田,并在那里工作了又一个五年。1965年2月,当胜利油田成立会战指挥部时,胡见义被任命为副总地质师兼地质指挥所指挥。

  1969年,石油工业部抽调胡见义参加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专家组,在1969-1972年间两赴阿尔巴尼亚,并曾任阿尔巴尼亚工矿部石油总局中国专家综合组组长。当时,在一个包括德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多国专家已放弃的构造上,胡见义和同事们通过对已有钻井资料的复查,重新评价为气层,补下套管,钻开该层位,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为此,阿尔巴尼亚国家领导人接见并高度评价和赞扬了中国专家组的出色工作。

  1972年,从阿尔巴尼亚回国后,胡见义开始担任胜利油田总地质师。既做勘探技术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承担着地质理论研究。在胜利油田工作期间,胡见义与同事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完成的“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胡见义因在胜利油田地质勘探中取得的成绩,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奖。同年,他被调往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任副院长、总地质师,他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石油地质学家。

  新的时期

  胡老在地质勘探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位外国公司总裁曾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您和蔼宽厚的品德使我深受感动。由此领悟到,正因为有您这样的中国人,才使中国在变化无穷的世界趋势中稳定地发展。我再三地为您的地质专业水平所折服。”

  近十几年来,胡老把工作的重点由地区转向了全国的油气地质理论和油气勘探战略领域选择及石油天然气工业中、长期规划上来。在他的主持下,历时5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总报告》,成为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

  除了地质勘探研究,胡老还非常关注国际油价新能源等业内新问题。他认为,研究如何控制油价是当前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课题。同时,在高油价下新能源尤显重要,能源企业应该不断寻求更多新能源,并使之尽快市场化。

  作为创建我国陆相石油成藏、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和非构造油气藏等理论的先驱,胡老惜时如金。只要不外出,他办公室的灯光每天都亮到很晚,包括节假日。他勤于笔耕,在国内外完成成果著作和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部)。

  胡老曾说:“我最后冲刺的目标,就是要为我国石油工业多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才。”他决意要把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宝贵的经验传授给青年人,在他指导下已有40余名硕生、博士和博士后毕业或出站,其中不少人已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或成为年轻的专家和教授。

  胡老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进步很快,非常年轻便可挑起大梁的青年人才层出不穷。但是针对目前学术和科研机构中存在的某些华而不实的研究作风,胡老也提出了他的建议。他认为年轻人不应该急于求成,而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尤其是做学问和做研究的人,必须有长期的积累和投入。

  胡老门下的首届毕业生、如今是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储量管理处处长的王永祥告诉记者:“先生常常严肃地告诫我,审储量不能浮夸,要认真、冷静地评估,要讲求客观实际。先生还经常讲起当年许多因盲目乐观造成决策失误的储量案例。”

  同为胡老学生的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方朝亮,认为胡老的很多学术思想都具有前瞻性。胡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专注于岩性油气藏理论研究,三大公司新发现的油气储量,中国石油近年来60%~70%的油气储量增量都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获取的。

  在胡老学生们的眼中,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胡老都像慈父般关心着他的每一个学生。他以谦虚的态度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热心扶持和关心年轻科技人员。会议上每逢有胡老的讲话都是大家最爱听的,他的谦逊、幽默和睿智总能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