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气举:举出低耗高效开发新天地(图)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7-09-14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领导与一线科研人员一起探讨核心技术的攻坚方向   低投入、高产出,是节约发展的追求目标。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举技术,经过16年的持续创新,找到了撬动油田低耗高效开发“跷跷板”的支点,成为国内...

 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领导与一线科研人员一起探讨核心技术的攻坚方向

  低投入、高产出,是节约发展的追求目标。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举技术,经过16年的持续创新,找到了撬动油田低耗高效开发“跷跷板”的支点,成为国内外油田广泛欢迎的油田开发技术。2007年9月初,吐哈气举专家应邀前往南堡油田,进行气举采油可行性方案论证现场调研。

  起步:扎根吐哈抽新枝

  1989年,台参一井喷出油流,并很快“引燃”吐哈石油会战。但是,低压、低渗、低孔隙度的“三低”特性,拖住了快速建设产能的步伐。寻找高效开发之策,成为吐哈石油人首要之举。

  吐哈油田有油也有气,而且伴生气含量相对较高。在技术筛选中,油田开发者围绕这一有利因素,决定开发应用气举采油技术。

  气举采油,就是将天然气注入井下,利用气体举升能力把原油推出地面。当时,这项技术在国内处于试验阶段,尚无规模应用成功先例。于是,吐哈油田只得从国外购买工具。

  洋工具漂洋过海却水土不服,使得气举采油技术研发之路并不平坦。国外通用的“双管气举”井下管柱复杂,工艺流程繁琐,无法适应吐哈盆地油藏特点。承担项目引进开发任务的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提前展开技术攻关,将“双管气举”改进为“单管气举”,不但使新工具落地生根,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1993年,购买的首批11套气举工具全部投入现场应用,口口井取得成功,平均单井日产提高到40吨以上。

  试验成功后,吐哈油田决定规模应用气举采油工艺。可是,进口工具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不仅如此,假若全部购买国外工具,漫长的维修周期势必制约油田高效开发。

  气举采油工具研制攻关应运而生,并纳入中国石油重点科研项目。一年后,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气举采油井下工具全部实现自制,单井成本降低85%。

  1995年,吐哈盆地气举采油走进规模应用时代,为油田开发找到助跑器。截至2000年,累计应用300多井次,平均单井增产超过一倍,为300万吨新油田快速崛起作出贡献。

  创新:枝繁叶茂树常青

  吐哈气举,从开发应用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技术创新。多年来,持续创新让吐哈气举自成体系,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取得10多项国家专利。

  口口有油,井井不流。吐哈盆地的“三低”特性,使得油井自然产能较低。油田开发者探索负压射孔方式破解这一难题。气举与射孔“联姻”,减少了诱喷环节,加快了油井投产进度。从此诞生了负压射孔新工艺,成为吐哈油田新井投产的标准模式。

  1999年,青海油田天然气井积水水淹,部分井被迫关井停产。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得知消息后,改进气举采油工艺,应用气举采油技术原理进行气井排水采气,形成排水采气工艺。现场应用后,死井复活,获得5万立方米日产量。油田很快推广应用,近10口积水气井全部恢复生产。这是气举技术第一次走出吐哈,成功应用到周边油田。

  由于残酸返排不及时,塔河油田酸压效果不理想。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针对这一难题展开技术攻关,将气举向酸压延伸,形成快速返排技术,压裂、返排一趟管柱,压后返排迅速,返排率高。现场应用,单井增产100吨。2003年,油田将气举返排纳入酸压工艺流程,形成规范长期执行。

  气举与酸化、压裂的融合,使得气举从举升工艺向增产措施领域迈进,大大拓展应用范围。这一技术在吐哈油田也得到广泛应用。鄯善油田应用后,在开发10年的老区块再次出现自喷井。

  2007年6月底,快速返排技术走进玉门油田,唤醒了青2-44井。此后,油田在5口井上推广应用,其中3口井获得高产油流。油田决定在后续20多口井的酸压中应用“吐哈气举”。

  创新与集成,“吐哈气举”从单一生产工艺,发展成集连续气举采油、间歇气举采油、邻井气气举采油、排水采气、套管气助流采油、钢丝投捞作业、气举掏空负压射孔、快速返排等成龙配套的工艺技术体系。

  如今,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已建成井下工具CAD设计中心,气举工具已全面实现国产化,自主创新开发出五大类48种98个规格的工具,培养出了一支能进行工具开发设计、提供气举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进行现场完井工艺服务的专业化技术队伍。

  不久前,“吐哈气举”从气举研究所升格为中国石油吐哈气举技术中心。

  气举,落地吐哈后生根发芽,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出国:竹笋出林高过母

  哈萨克斯坦扎那诺尔油田与吐哈盆地有些相似,油井生气油指高,油田高效开发面临难题。在开发提速上,这个油田也选择了气举采油方式。然而,由于油藏的复杂性和高含硫特点,气举采油试验效果不理想,现场应用8口井,7口井出现断脱被迫关井停产,而勉强生产的1口井产量较低。

  2001年,就在油田开发者陷入困境时,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两名气举技术专家主动赶到了扎那诺尔油田。并承诺,不签协议,不谈费用,问题解决不了立刻走人。

  多方调研、周密论证,在摸清症结后,两位专家重新设计气举方案,优化工艺参数。经过现场应用,8口井青春焕发,平均单井日增产量近40吨。从此,“吐哈气举”安家扎那诺尔,成为油田主导开发技术。

  “吐哈气举”,从海外漂洋而来,又漂洋而去。这是吐哈气举工具与工艺技术第一次服务国际石油市场。

  几年来,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针对扎那诺尔油藏特性及开发技术难题,开展防硫化氢腐蚀、油井工况诊断、工具改进配套等技术攻关研究,采取“一井一策”量身定制工艺方案,使转气举作业技术服务投产一次成功率和措施有效率均保持100%,平均单井日增原油18.1吨。

  截至目前,“吐哈气举”在扎那诺尔已应用250多口井,日产量达到6000多吨,超过油田总产量的60%,成为全球单个油厂气举采油规模最大的油田。

  位于苏丹富拉盆地的六区油田,由于稠油黏度大,限制了油田产量持续增长。吐哈工程技术研究院现场考察后并主动立项展开专题研究和课题攻关。2007年6月底,FN17、FN59两口井作业试验取得成功,日产量分别增长7倍以上,创单井增产幅度纪录。油田决定推广应用“吐哈气举”。

  竹笋出林高过母。“吐哈气举”在国内外市场声名鹊起,成为助推油田高效开发的利器,形成品牌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吐哈、玉门、长庆、中国海洋石油等国内市场和哈萨克斯坦、苏丹等国内外市场。

  2007年6月,“吐哈气举”走进冀东油田,G75-25井气举采油先导性试验取得成功,日产原油由原来不足10吨升至15.3吨。油田开发专家表示,这在技术上为冀东老油井转气举生产及南堡油田气举开采积累了经验。冀东油田由此决定,“南堡油田气举采油可行性方案论证”项目仍由吐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完成。目前,技术专家正在南堡油田现场调研。“吐哈气举”,有望助力低耗高效开发中国近40年来发现的最大油田。

  相关链接

  吐哈气举技术研究从1991年起步,历经16年坚持不懈地应用创新和配套完善,以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标。系列技术和配套工具以适应性强、成功率高及低成本优势,服务领域从吐哈向玉门、青海、塔河、塔里木、克拉玛依、长庆、冀东和中海油东海油田等10个国内油田和哈萨克斯坦、苏丹等海外市场逐步延伸。

  吐哈指挥部坚定不移地走技术自主创新之路,在致力于自主产权气举技术的攻关中厚积薄发,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推动我国石油开发技术不断进步,而且凭借不断增长的技术实力和信心角逐海内外市场,打破了国外大公司对气举技术的垄断格局,谱写了令人瞩目的辉煌篇章。追寻吐哈气举持续创新与发展历程,从鲜为人知到走出吐哈,从形成特色到挺进海外市场,从崭露头角到市场知名度逐年上升,如今,“吐哈气举”在国内外市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品牌技术。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