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油企动态

百年油田:续写大庆传奇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8-09-17 新浪网 关注度:0]
摘要:我们从这里出发   ——持续稳产4000万吨,大庆油田高科技新会战序幕拉开   一个高产稳产5000万吨27年、创造全球石油开发奇迹的传奇油田,一个高效开发近50年、接近开采极限的东部老油田,要再度改写自己的传奇故事:4000万吨持续...
我们从这里出发

  ——持续稳产4000万吨,大庆油田高科技新会战序幕拉开

  一个高产稳产5000万吨27年、创造全球石油开发奇迹的传奇油田,一个高效开发近50年、接近开采极限的东部老油田,要再度改写自己的传奇故事:4000万吨持续稳产若干年。

  为了中国的石油安全,一场挑战极限、攻坚潜能的高科技新会战正在这里全方位展开。

  这就是大庆油田,这就是中国石油

  从老会战到新会战,抒写的是不变的为国奉献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可以预见的是,大庆的这场高科技新会战又将成为一笔财富,造福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

  续写大庆传奇

  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大庆油田再次响应祖国的号召,在已经高效开发了近50年的基础上,向稳产4000万吨这一艰巨任务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续写新时期的大庆传奇。

  -文/本刊记者 刘淑菊

  “历史选择了我们

  我们不负重托

  祖国选择了我们

  我们庄严承诺

  让我们从这里出发

  用百年油田宏伟目标统一思想

  用大庆精神培育过硬作风

  牢牢构筑夺取新胜利的坚定信念

  …… ……”

  铿锵有力的誓词响彻整个会场。我们从这里出发,辉煌之后再回原点,打一场高科技的石油新会战,实现4000万吨的持续稳产。这是大庆石油人向全中国的庄严承诺。

  两个月前的高科技新会战誓师大会至今仍然让许多大庆人激动不已。的确,投身在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战中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就如同48年前的那场万人誓师大会拉开当年石油会战的序幕。当年王铁人代表5万多名石油会战员工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宣言,凭着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老会战们人拉肩扛、战天斗地,留下了多少光荣与梦想。

  新的时期,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为了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为了4000万吨持续稳产,大庆石油人再次挑战极限、攻坚潜能,一场轰轰烈烈的高科技新会战正在这里全方位展开。

  油困巨龙?

  在听完有关我国能源形势的报告会后,大庆油田一位工程师说:“报告中有一句话让我感到非常痛心—‘上世纪60年代通过开发大庆油田,我们把贫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现在那顶帽子又漂回来了’。我觉得身上的担子一下子沉重起来。”

  曾几何时,我国以惊人的速度,成为石油进口大国。2007年,我国进口石油达到1.968亿吨。2亿吨,这个曾被预测2020年才能达到的进口量,被提前13年“完成”。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6.1亿吨,国内供应量却只有1.8亿~2亿吨,缺口达2.5亿至4.3亿吨。

  到那时,石油进口依存度就不仅是现在的将近50%,而是更高。这让能源安全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国人的心头。

  前车之鉴不是没有。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国际油价扶摇直上,严重打击了建筑在石油进口基础上的日本经济。1974年,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第一次负增长,持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因此画上句号。70年代,日本的畅销书之一就是以描写石油进口中断引起社会极大混乱为题材的《油断》。

  难道,中国也要遭遇“油断”之忧? 国家领导人为此忧心忡忡。中共中央政治局几次请能源专家讲课,集体学习世界能源形势和我国能源战略。

  为保证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能源,中国石油喊出了“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的口号。搞开发的人都知道,对于开采了几十年的老油田,要保持一个“硬”字何其不易。2007年开始,中国石油全面启动了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开展了10项重大开发试验攻关技术,规模推广水平井和欠平衡井,加快产能建设步伐。在新区,他们积极推进风险勘探,努力发现更多的规模储量和优质储量。可以说,为了增储上产,这个我国最大的上游企业已然竭尽全力。

  然而,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需要时间,勘探开发新的储量需要时间。这个战略转移和战略接替所需的时间,从哪里争取?

  大庆旗帜

  历史将目光再次投向大庆,中南海将目光再次投向大庆。这面创造了5000万吨高产稳产27年的中国工业的旗帜,能否再度创造奇迹,让大庆红旗更鲜艳?

  2008年大年初四,在其他人忙着走亲访友、享受着春节团圆之时,阔别大庆多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回到了“娘家”。他对大庆评价甚高:“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油田能顶替大庆油田。”同时,他也对大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4000万吨这个台阶,再稳上若干年。”

  此时此刻,大庆油田已经累计生产原油19.5亿吨。如果将大庆采出的所有原油盛到储油罐中接连排放,足够环绕地球十圈。经过近50年的密集勘探和高效开发,大庆油田的勘探资源率已经达到65%,综合含水率也已达90%以上。如果将油田开发比作人的一生,含水率90%以上的油田就相当于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庆油田进一步挖掘潜力,挑战“4000万吨”的开采极限,确实令人感到为难。

  然而,大庆人没有叫苦叫难,而是马上投入到论证中去。“今年过完春节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进行稳产规划的编制。”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规划研究室主任方艳君说。在摸清油田各大开发区潜力,总结当前成熟技术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他们加班加点,反复修改了一个月,才得出一份持续稳产初步规划方案。

  3月25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王玉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永春等领导在对《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初步规划方案》进行初步讨论后,开始了对老区采油厂的摸底调研。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的足迹遍布各采油厂,探讨对策,为各厂鼓劲。

  4月,国际油价逼近了每桶120美元,让年初猜测油价能否“冲关百元”的人们瞠目结舌。同月,大庆油田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解放思想 谋划发展”大讨论。这是一场思想上的大动员、行动上的大引导。油田领导与专家一起,广泛发动群众,讲形势、讲任务、讲矛盾、讲优势。种种疑虑和担忧,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化为齑粉。

  7月,海关数据公布,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9053万吨,同比增长11%;花费649.8亿美元,同比增长85.8%。看到国际油价的高涨已经伤害到中国经济,大庆人拔剑而起。

  7月16日,在酝酿半年后,“高科技新会战誓师大会”将大庆人稳产4000万吨的情绪带到一个高峰。大庆人再次响应祖国的号召,凭着满腔热诚,誓为祖国献石油。

  油气根基

  有人这么为大庆油田简单地算笔账:目前,整个油田剩余的可采储量就4.4亿吨,稳产十年,一年4000万,十年就把大庆油田采干了,十年大庆油田的油都采没了?!

  大庆油田就这样消失了?

  “不!”大庆油田的领导这样认为,“可采储量是个变动的数字,随着对地下认识程度的深入、开发技术的创新应用、开发手段的不断丰富,大庆油田的采收率还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可采储量可以不断提高。从现实储采比来算,全世界油田最高的是1∶15,中国石油平均1∶12,大庆目前还是1∶11,对照国外油田和外部兄弟油田的指标,回头审视自己,大庆油田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只能越采越少。大庆的资源潜力到底在哪里?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周永炳认为,松辽盆地的主战场仍然大有可为。

  从横向上看,在松辽盆地1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探明60亿吨储量的99.8%集中在近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其余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勘探程度还很低。到2060年,松辽盆地北部可以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多亿吨。

  从纵向上看,还有一系列新层系具备很大的勘探空间。目前,松辽盆地勘探层系主要集中在中、下部含油组合,探明储量占99.4%。大庆油田地层厚度达5000米。其中,扶-杨油层之下到3000米深层之间以及深层4000米以下,还有空白带,存在很大的勘探空白领域。此外,还有8种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前景看好,很有可能燃起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同时,以海拉尔为代表的外围盆地已经展现出17.5亿吨的储量规模,成为大庆油田的重要战略接替区。据测算,2011年至2060年,在外围盆地还可以提交探明储量6亿吨,加上海拉尔盆地的8亿~10亿吨,外围17.5亿吨的总资源量有望成为探明储量;“十一五”末,外围产量将实现持续攀升,达到800万吨。

  “开发技术的突破,也会使更多的地质储量转化为可采储量。”周永炳说。近年来,大庆油田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等三次采油技术,使采收率一次又一次攀升,已经累计产油1亿多吨。目前,超前研制的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已站在世界驱油技术的最前沿,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发明专利。另外,以微生物采油技术为代表的四次采油技术已超前储备,这项技术全面工业应用后,可使一大批“死井”复活,再次延长油田开采寿命5~10年。大庆主力油田采收率有望突破60%。

  “纵观世界油田发展史,一个油田从投入生产到开发结束,一般都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特大型油田完全枯竭。”根据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周永炳做出了这样的论断。现在,世界上29个含水率大于90%的砂岩油田中,开采年限40年以上的占55%。其中,美国克恩河油田已经开发了103年,格伦坡和盐溪油田分别开发了99年和93年;俄罗斯罗马什金油田已开采了50多年,专家预测还可再开采100年;巴库油田,曾被人们视为油尽城衰先例的油田,而今在其里海地区也获得了重大发现。

  科技根本

  大庆油田自2003年原油产量调减到5000万吨以下后,平均每年的递减幅度都在170万吨左右。按照原定的百年油田规划方案和“十一五”规划,明年就要递减到3890万吨,到2010年是3800万吨。距离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目标,明年的缺口是110万吨,后年的缺口是200万吨,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要知道,年初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提出“双百”的增产目标(原油每年增产100万吨,天然气增产100亿立方米)时,还有人暗自担心。如果举集团之力增产“双百”都很困难,大庆油田凭借自身挖潜,一年一个新台阶,油从哪里来?会不会打乱原有的百年规划?油田还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要看高科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王玉普告诉记者,“这个4000万吨,既要贡献大,又要效益好;既要少投入、多产出,又要低消耗、低排放;既要讲企业效益,又要讲社会效益。真正与安全环保节能,与油田整体协调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繁荣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在方艳君看来,4000万吨持续稳产,恰巧为大庆油田科技的大突破、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方艳君告诉记者:“现在,制约大庆油田油气生产的瓶颈问题已经迫在眉梢。从勘探上来看,剩余资源主要分布在复杂、隐蔽的油藏里,找油越来越难,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开发上讲,在喇萨杏这些主力产油区,面临如何进一步寻找、挖掘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问题。这些剩余油在纵向上与水淹层相互交错,在横向上也分布得非常散,情况特别复杂。而在外围油田,包括海-塔盆地,主要是储量品位问题,尽管储量的基数很大,但储层悟性差,非常难动用。怎么样把这一块有效动用起来、把油采出来,让这些储量变成产量,目前技术上还有很大制约。”

  这些都是世界级的难题,不仅在扯稳产的“后腿”,而且也是百年油田征程上的“拦路虎”。只要真正打好这场新会战,攻克这些堡垒,就可以抢占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石油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4000万吨稳产也是百年油田的一块试金石。正如王玉普所说:“通过谋求4000万吨持续稳产,将大大加快技术创新进程,促进重大核心主导技术的成熟配套。”

  从“百年油田”概念的提出,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的逐步清晰,油田员工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到,不是说到了2060年—油田开发到100年的时候,大庆还有油就是“百年油田”了,而是咱们有资源但并不完全依赖资源,立足本土但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称“百年油田”,但着重点更在有竞争力、成长力、生命力的“百年企业”上。

  从百年油田到百年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而要完成这个跨越,“技术驱动”是最为关键的力量—有了自主创新的高科技,我们才有核心竞争力,我们就能在老油田二次开发、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等世界难题面前有了控制权;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油,就能采出更多的油,就能“走出去”以技术换资源、闯市场,开拓出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举集团之力

  “要举中国石油之力,实现大庆原油4000万吨稳产。”7月9日,在中国石油集团党组(扩大)会议上,“大庆油田4000万吨持续稳产规划”被提交讨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蒋洁敏在会议总结时决定,设立4000万吨稳产重大科技专项资金。

  “这体现了集团党组对本次会战的大力支持。高科技会战必然需要前期的科技投入。挑战极限,给这场会战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宋新民说。作为素有“一部三中心”之称的中国石油“皇家部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也已经组织了几十人的队伍,进驻海-塔盆地,加入这场鏖战。

  除了4000万吨稳产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外,中国石油集团还决定在大庆成立老油田二次开发技术中心,设立节能减排专项基金,加大外围难采储量动用的体制机制支持,成立大三江盆地风险勘探项目组等。

  中国石油集团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大庆油田要稳产4000万吨,不仅仅是大庆油田自身的事,甚至也不仅仅是中国石油集团自身的事。

  目前的大庆,一年几乎能完成以往一年半的工作量。这就带来投资计划、物资采购计划、合作计划等各种计划以及合同的变更。大庆的步伐加快了,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步伐是否也在相应加快?中国石油集团严格按照国际规则运作,程序不可省略。一份合同的签订,从计划到合同申请、审批、实施,周期是很长的。有时候为期三个月的合同,可能需要半年审查。在中国石油集团,“绿色通道”可能成为下一步的必须。

  横向看,大庆油田的规模加大,一些相关产品迅速变得供不应求。生产碱的企业、生产表面活性剂的企业、生产聚合物的企业、为油田提供各种设施设备的企业,能不能跟上油田发展的步伐?急需进口的物资,能否打破常规迅速到位?这需要从集团甚至集团以上层面进行总体协调。

  “在协调组织方面,我们可以向航空系统学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称。4000万吨稳产与神六上天,难度是相仿的,我们的决策协调组织机制,能否像国防科工委协调下的航空供应系统一样严密?

  稳产4000万吨,面临的挑战是惊人的。这个挑战,要通过大庆油田的20多万名员工完成,还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系统的通力配合。只有如此,“大庆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传奇方能精彩演绎。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