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探寻“贷款换石油”路径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11-17 第一财经网站 关注度:0]
摘要:   人们在谈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时,总会说危和机并存。而对于中国能源外交来说,贷款换石油协议显然是机的重要表现。   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先后同俄罗斯、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发展中经济体签...

  人们在谈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时,总会说“危”和“机”并存。而对于中国能源外交来说,“贷款换石油”协议显然是“机”的重要表现。

  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先后同俄罗斯、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发展中经济体签订了“贷款换石油”协议,按照这些协议,能源出口国获得相应的“救急”贷款,而中国则将在未来20年间获得每年超过3000万吨的原油供应,各取所需。

  当然,除了获得原油供应保障外,多渠道的合作,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产油国间的政治、经济、外交联系,这被称为危机时代特有的中国式能源外交。

  而今,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轨道,新兴经济体复苏尤为活跃。危机已过,催生“贷款换石油”的土壤发生了改变,在危机中培育的能源外交策略能否继续推行?

  对此,《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几位著名的能源专家,共话“贷款换石油”和中国海外能源战略的未来。

  穿越金融危机的能源外交

  8月29日,俄罗斯阿穆尔河地区,中俄石油管道建设完工,俄总理普京在开通仪式上打开俄罗斯段阀门

  近两年,一种被称为“贷款换石油”的协议频繁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外界给予“贷款换石油”的形容词包括: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利器、中国能源安全的盾牌等。

  确保长期稳定的原油供应是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这一目标,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在石油来源以及进口方式上进行调适,其中,“贷款换石油”就是重要一步。

  不过,“贷款换石油”能否真正为中国石油安全保驾护航?是不是仅仅是金融危机的副产品?“贷款换石油”的内涵是否还有拓展空间?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