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工程院把脉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3-10 中国能源报 关注度:0]
摘要: 中长期发展:2050年后能源体系转型将完成 转变能源供需模式,使其由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的需求向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转变。 2月28日,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上,...

中长期发展:2050年后能源体系转型将完成

“转变能源供需模式,使其由‘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的需求’向‘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转变。” 2月28日,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战略研究项目组组长杜祥琬解释我国能源如何科学发展。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战略研究》)提出,要科学认识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2050年前的四十年,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2050年后,我国将拥有一个中国特色的能源新体系,也将进入比较自由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阶段。

科学、绿色、低碳战略

2030年前后将出现历史性转折

杜祥琬指出,资源和环境代价过重、结构不良、效率偏低和能源安全是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能源必须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开创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道路。

《战略研究》指出,中国的能源发展模式必须进行重大创新,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道路,只能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耗实现现代化。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是‘科学、绿色、低碳战略”,其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加快调控转型,强化节能优先,实行 总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优化多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引领,体系经济高效。”杜祥琬介绍。

《战略研究》同时将节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置于能源战略的首位,认为我国必须确立“人均能耗应控制在显著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思想,旨在使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能耗(特别是煤炭和石油消耗“天花板”)最小化,以较低的能源弹性系数(?0.5,并随时间进一步降低)来支撑经济发展。

此外,《战略研究》指出,实施以上能源战略,预期到2030年前后我国能源发展将出现历史性的转折点。其标志就是节能、提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始引领世界节能潮流;煤炭科学高效安全生产和洁净化达到先进水平;煤炭消费量得到控制;核电实现大规模发展并突破实验快堆技术;天然气和水电的开发获大幅度进展;能源结构得到明显调整,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能等突破技术经济瓶颈,走上大规模快速发展道路;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期到205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能源体系变革,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科学平衡。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将占一半以上。

能源定位

2050年煤炭比重可减至35%以下

《战略研究》涉及能源与环境、节能、煤炭、电力、油气、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系统研究了各种主要能源的供应能力与发展潜力、科学合理的能源需求,提出了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重点、路线图和科技支撑,同时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和体制保障方面的建议。

“按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煤,‘十二五’平均GDP年增长8%,实现五年能源强度下降16%计算,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即是40亿吨标煤。”杜祥琬介绍。

《战略研究》提出,必须确立“煤炭科学产能”的概念,努力实现煤炭的科学开发和洁净、高效利用与战略地位调整。2050年,煤炭在我国总能耗中的比重可望减至40%甚至35%以下,战略地位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确保石油在今后几十年的安全供应和能源支柱之一的稳定战略地位,将天然气放到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地位,增大其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2030年可达国内天然气3000亿方,加上进口可达4000?5000亿方。

在非化石能源方面,《战略研究》表明,水电是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第一重点,预计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水电分别达到装机3亿千瓦、4亿千瓦和4.5-5亿千瓦;可利用的太阳能发电资源约20亿千瓦;风能资源大于10亿千瓦,陆上大于海上;生物质能资源约3亿吨标煤,有培育的潜力。应尽早使非水可再生能源成为新的绿色能源支柱。此外,2030年核电可达到2亿千瓦,2050年达到4亿千瓦以上,2050年后核能将可提供15%以上的一次能源;还应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安全(智能)电力系统、分布式用电方式和储能技术。

同时,《战略研究》也指出,能源战略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枪战新的战略制高点,能源科学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字: 2050 天然气 石油 油气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