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叩开LNG发展“三重门”——
来自2012年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大会的报道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7-04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6月29日,在2012年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大会现场,来自3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业界人士齐聚北京,探讨中国LNG产业发展中的合作与商机。在这个更像是迎接中国机会到来的国际仪式上,绝大多数与会者坚信,中国LNG产...

LNG


 

    6月29日,在2012年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大会现场,来自3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业界人士齐聚北京,探讨中国LNG产业发展中的合作与商机。在这个更像是迎接“中国机会”到来的国际仪式上,绝大多数与会者坚信,中国LNG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在产业前景一片看好时,会上的理性声音弥足珍贵。走过10年的中国LNG产业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市场蛋糕不断做大时,如何确保产业良性发展?从学界与业界不同角度来看,中国LNG产业发展还需叩开“三重门”。

    落实气源发展LNG“粮草先行”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显然,只有气源充足,才能谈及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启动以来,中国天然气利用迅速升温。虽然,国内增储上产步伐加快,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连年快速增长,一批能源战略通道纷纷建设或投产,但仍不如天然气消费增速快。2011年,中国消费天然气131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23%。

    无论对整个天然气产业还是对LNG产业来说,进口LNG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麦肯齐能源咨询公司预计,到2020年,中国LNG进口量会达到4600万吨。

    确保资源到位并不乐观。法国苏伊士集团公司亚太区商务经理乔维尼指出,到2020年,世界84%的LNG增量将来自亚太,围绕资源的争夺将愈加激烈。一方面,目前,LNG进口量占世界贸易总量48%的日本和韩国,将对中国获取LNG资源形成挑战。一方面,随着亚太传统LNG供应国逐渐转成进口国,中国进口LNG将面临来自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竞争。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理论上,中国到2015年具备进口1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能力,但进口计划为850亿立方米。因此,为了实现计划目标,中国需要吸引更多的天然气供应方。

    现实中,中国的选择并不多。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所高级工程师徐博告诉记者,虽然世界LNG出口国很多,但未来既能满足中国大量需求又有经济可行性的国家,可能有澳大利亚、卡塔尔和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

    显然,国家在整体部署、增加本土供应、加快非常规资源开发的同时,需要掌握更多国际资源。国家能源天然气液化技术研发中心执行主任李玉龙认为,在通过投资和权益并购等手段获取国外资源时,一方面要抓紧获取LNG上游气源资源,一方面要积极获取LNG生产商的股份。

    调整价格拨动市场敏感神经

    无论是对管道气还是LNG产业发展,气价都是一个敏感问题。比起管道气,LNG价格问题更复杂:采用什么样的定价机制才能不降低市场使用LNG的热情?不同来源、不同用途的LNG如何定价?

    目前,因为价格政策不明朗,市场出现“麻秆打狼两头怕”的尴尬状态。一方面上游企业担心价格优势丧失,放缓LNG接收站、处理厂的建设脚步;一方面运输企业等下游用户怕做赔本买卖,对LNG利用持谨慎态度。整个LNG市场观望色彩很浓。

    李玉龙指出,目前,中国进口LNG现货价格大约在每百万英热16美元,远高于欧洲和美国价格。LNG用于发电无法和煤竞争。

    针对国际市场LNG价格变化较大的情况,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院长刘飞军建议对LNG项目进行分类定价。对于进入全国管网的LNG与管道气统一定价,不进入全国管网的LNG单独销售,以市场定价来减轻经营压力。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名誉会长姚明德指出,道路运输企业反映,天然气公路客货运输车和公交车替代1升柴油需要1.2立方米天然气。如果按照0.75∶1理顺车用天然气与汽油最高零售价格比价关系,车用天然气几乎没有成本优势。除了出租车外,天然气公路客货运输车和公交车的发展将放缓甚至停滞。运输企业普遍认为,两者比价关系控制在0.6∶1以内较合理。

    在LNG发电方面,鉴于国家尚无对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有具体规定,与会专家呼呼实行峰谷电价,对天然气发电实行调峰电价和气电联动的政策,提高天然气发电的竞争力。

    技术研发打破垄断快速前进

    2006年至今,中国已有5座LNG接收站投产,特别是江苏如东LNG项目和辽宁大连LNG项目体现了中国LNG接收站建设管理水平。对于LNG工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这显然是了不起的成就。

    近10年来,中国已在气体液化、液化站、转送和运输等各个环节积累了大量成熟技术。中国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说,目前已有技术足以支撑整个产业链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LNG产业技术无可挑剔。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宋少光告诉记者,虽然LNG技术成果斐然,但上游一些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在江苏如东LNG项目之前,国内已建成投产的3个LNG项目基本由国外EPC总承包商主导,主要建设材料均依赖进口,不但技术受制于人,而且投资成本高。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显然都意识到关键技术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2011年9月,国家液化天然气技术研发中心落户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旨在借助这个公司多年来在LNG技术开发方面的经验,打破国外技术和装备垄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和国内设备制造厂联合研制了应用于大中型LNG项目的冷剂压缩机及驱动机BOG压缩机、冷箱等关键设备。其中,适用于年50万吨规模装置的冷箱已在陕西安塞天然气液化项目完成安装。接下来的山东泰安年60万吨LNG项目将成为这个公司展示自主技术和国产装备的平台。

    当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宣布已经完成年260万吨规模天然气液化装置工艺包和关键设备设计并具备工程实施条件时,会场引起不小震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中国自主建设的大型LNG接收装置,我们希望看到第一个项目的好成绩。”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LNG技术总监刘育南告诉记者。

    无论如何,中国已自信地参与到国际LNG市场中去。在各方热衷于用美元衡量中国LNG产业创造多少财富时,我们更希望看到中国平稳跨越“三重门”,迎来LNG产业的美好明天。

    刘毅军(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天然气专家)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LNG的需求,要加快做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沿海LNG接收站建设和运营准入应进一步放开。扩大市场主体可以增加国内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

    其次,要加快进口LNG价格的市场化步伐,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建立国内天然气交易中心,配合价格市场化,增强定价能力。

    再次,鼓励国内市场主体介入海外上游勘探开发,化解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海外投资应注意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化解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海外资源的市场主体。同时,要提高海上运输能力并保障海外能源运输通道安全。要抓住世界经济恢复缓慢的有利时机,从海外多进口一些资源,多投资一些海外项目。这是对介入上游海外资源勘探开发更具体化的一种操作。

    宋少光(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中国的天然气液化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进口天然气贸易量也将出现大幅度增长。除了中亚和俄罗斯等少数地区外,澳大利亚、南美和中东的天然气要经液化后通过海运输入中国。所以,发展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提高装备制造水平,有助于中国自主技术和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设立重大科技专项,由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牵头,联合集团内外多家单位共同攻关,已取得天然气液化技术和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应用自主技术的陕西安塞年50万吨天然气液化装置即将建成,山东泰安年60万吨天然气液化装置已开工建设,关键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自主开发的年260万吨天然气液化工艺包已通过集团公司评审,关键设备制造图纸已经完成并经过专家评审,具备工程应用基础。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