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发展成就综述:瞄准世界一流做强做优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11-09  来源:新华能源  关注度:0]
摘要:   过去的10年不平凡。2002年以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起伏跌宕,世界石油市场充满变数,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处在阶段性变化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最大的央企和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千载难逢...

  过去的10年不平凡。2002年以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起伏跌宕,世界石油市场充满变数,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处在阶段性变化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最大的央企和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挑战和机遇,广大石油干部员工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锐意进取,奋勇开拓,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党的十七大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工业化、城市化明显加快的形势下召开的。中国经济跃上新的发展台阶,飞奔向前,需要充足的能源血脉供应。而此时的石油却亮出了警示牌:经过连续10多年的快速增长,国内石油消费大幅攀升,进口连年扩大,居高不下,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石油对外依存度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02年的30%、2004年的40%扩大到了2007年的 47.2%,2008年更是扩大到50%以上。这是一个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世界能源供求关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石油安全警戒线。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国之命脉”的崇高使命牵一发而动全身,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大如天。新的五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

 

  然而,更加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进入2008年,国内连续遭遇低温、雨雪、冰冻、洪涝和汶川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难。美国次贷危机在世界各国蔓延,很快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减速,市场萎缩,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际石油市场随之剧烈震荡,油价高企,开年第一个交易日,就一举突破了每桶100美元大关。快速增长的国内石油消费和大幅上涨的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使肩负石油安全保供责任的中国石油面临一系列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

 

  面对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中国石油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明确提出分两步走,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全面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责任,提升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发展思路。将 2008年领导干部会议放在了革命圣地延安,以重温我党光辉的战斗历程,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动员和组织干部员工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五年奋发图强,中国石油上下一心,奋勇开拓,做强做优,大手笔大动作接连不断,成就辉煌,亮点频现。

 

  亮点之一: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00.2万吨,标志着这座彪炳共和国青史的功勋油田,在历经27年持续高产稳产原油5000万吨之后,连续稳产原油4000万吨进入第10个年头,并因此而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殊荣,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石油第一次获此殊荣。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突破1亿吨和权益产量达到5175万吨,如期建成“海外大庆”;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跨上4000万吨台阶,成为继大庆油田之后中国陆上第二个产量增幅最大、发展最快和成长性最好的特大型油气田,2013年将一举拿下5000万吨油气当量,建成名副其实的“西部大庆”;新疆克拉玛依、塔里木和吐哈三大油田快马扬鞭,奋起直追,“十二五”末,年油气当量产量也将达到5000万吨,合力建成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的“新疆大庆”。你追我赶的“海外大庆”、“西部大庆”和“新疆大庆”建设热潮,如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折射出中国石油干部员工识大体、顾大局,宁肯牺牲局部利益也要确保国家能源和石油安全的崇高思想境界与深厚文化根基。

 

  亮点之二:从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石油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每年都在10亿吨以上,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每年都在4000亿立方米以上,形成了6个超亿吨级规模的新油区,7个超千亿立方米规模的新气区,累计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当量超过了50亿吨,成为获得油气储量最多、取得成果最大的历史时期之一。中国石油拥有的探明石油储量已经占到了国内总储量的71%,拥有的探明天然气储量已经占到了国内总储量的 86%;油气储量接替率已经达到了164%,远高于国际平均83%的接替水平,名列全球上市石油公司第一位。持续稳定增长的油气后备储量,为中国石油履行 “三大责任”奠定了扎实可靠的物质基础,巩固了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坚实地位、发展后劲和长期竞争力基础,成为用硬实力说话的强大市场竞争者,保障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强后盾。

 

  亮点之三:从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石油新增原油加工能力每年都在1000万吨左右,原油加工量已经由五年前的1.2亿吨,增长到了1.8亿吨。

 

  大连石化扩能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成为2000万吨级以上规模的国内最大的含硫原油加工基地;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成投产,一步跨入“世界级”行列,成为新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工程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经典工程;广西石化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35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22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等10多套生产装置和配套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中国石油炼化布局的重大突破;遥看国内,中国石油旗下已经形成了8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和一大批特色炼化企业,随着广东石化等一批新的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加快建设,中国石油炼油化工总体实力还将有一个大的提升;放眼全球,中国石油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四大战略油气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建成投产,中缅油气管道攻克诸多世界性难题,横空飞架澜沧江,破解马六甲海峡“世界能源通道之困”指日可待;随着国内外一大批重点战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加快推进,中国石油的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增强。

 

  亮点之四:从数据显示,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城乡,成品油销售量由五年前的8279万吨,增长到1.1498亿吨,增幅达48%,超过了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增幅;拥有的加油站总数已经达到1.9万个,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7%,距离成品油供应“半壁江山”仅一步之遥。中国石油管道运营总里程已经超过了6万公里,五年来已建和在建成品油管道总长度超过了1.24万公里,比之前56年成品油管道建设的总和还要多,为同期原油管道建设总长度的1.7倍;通过近两年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建设,中国石油的石油储备能力已经超过3000万立方米。油气储运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成品油市场,提供了重要手段。随着一大批油气骨干管线、管网和油气储备基地的相继建成收储,一个集中统一调控,城市燃气、以气代油等业务有序开展,资源多元、调度灵活、运行高效和安全平稳的油气供应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石油的应急调控能力大幅增强,产销运营更加得心应手,成为稳定中国油气市场的“顶梁柱”和“定盘心”。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举国盛事中,中国石油频频亮相,为国添彩;在抗击汶川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中,中国石油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在国家应对国内外油气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中,中国石油义不容辞,挺身而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心骨”作用。

 

  亮点之五:从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石油国内原油生产箭头始终朝上,年产量由1.06亿吨,增长到了 1.08亿吨;国内天然气年产量由442亿立方米,提高到了756亿立方米,猛增71%,成为当之无愧的油气生产主力军。到媒体传扬,中国石油年油气产量分别占到了全国原油、天然气总产量的53.4%和75%,承担了国内47%的成品油供应和70%的天然气供应;资产总规模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与五年前相比翻了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国石油;营业总收入已经达到了2.38万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上缴税费达到4015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五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内外部生产经营条件如何复杂、艰难和多变,中国石油都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迎难而上,埋头苦干,为国分忧,默默奉献,承受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成为独当一面的“国之利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积累和资金回报,成为国家财政金融大盘子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国内外关注度与期望值很高的“国之大户”。

 

  亮点之六:从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石油投入60多亿元,履行社会责任,用于扶贫帮困、赈灾救灾、支持教育、公益捐赠和公共环境保护。在新疆、西藏、河南、四川、重庆和甘肃等省区市的13个县区,开展专项扶贫、定点扶贫和对口援助,为推动新疆、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年来,中国石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矿区改造投入达400多亿元,基本完成边远矿区回迁、危房和棚户区改造。五年来,员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离退休老同志待遇落实到位,员工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得到较高水平的保障。退岗家属纳入社保、大集体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受益人员达21 万人。通过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与油气田所在省市区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企地共建,促进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石油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出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和谐发展环境和工作生活氛围,为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葆石油优良传统,奠定了更加扎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五年来,中国石油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国际上的排名不断前移。在美国《财富》杂志2012年7月9日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由2006年的排名第39位前移33位,一路飙升到了第6位。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最新公布的世界最大的50个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中国石油由2006 年的排名第7位上升到了第5位。在PFC能源公司最新公布的全球上市能源公司5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排名第二位,并先后于2007年、2009年两度问鼎榜首。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也曾超过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站到了“世界500强”榜首,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而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12年8月23日公布的“2012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排名中,中国石油则再次问鼎,位居榜首。

 

  五年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中国石油以前所未有的宏伟气魄和骄人业绩,瞄准世界一流,做强做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世人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石油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感受到了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世界和中国经济、能源发展中的坚实分量。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中国石油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