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气贸易重心转移 我国石油保障体系任重道远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11-23  来源:国际商报  关注度:0]
摘要:   2011年全球石油消费40.6亿吨,天然气消费3.2万亿立方米。亚太、北美和欧洲是三大油气消费中心,三者石油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 32%、25%和16%,天然气消费的比例则分别为18%、27%和14%。美国、欧洲和亚太地...

  2011年全球石油消费40.6亿吨,天然气消费3.2万亿立方米。亚太、北美和欧洲是三大油气消费中心,三者石油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 32%、25%和16%,天然气消费的比例则分别为18%、27%和14%。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仍是世界主要的石油流入地,石油出口地区则集中在中东、前苏联和非洲,2011年这三个地区石油出口量占全球的64%。天然气产量主要源自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中东产量快速增长。世界油气资源和消费市场分布不均衡是国际油气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

 

  亚太地区是未来油气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全球贸易重心将逐步东移。过去10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增长了1/3,天然气消费则翻了一番。同期,欧美石油消费则略有下降,天然气消费北美仅增长14%,欧洲则略微降低。未来10年,随着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油气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拉动世界油气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加上北美页岩气、致密油的大发展,中东、拉美产油国正将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作为新的原油出口目标市场,前苏联的原油供应也将更多的向东出口。亚太地区的石油贸易量占全球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将日益提高,而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份额则日渐下降。

 

  另一方面,受日本“核危机”影响以及中、印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亚太LNG进口在全球LNG市场中的份额已达到64%。随着需求进一步增长,今后20年亚太地区可能超越北美成为第一大天然气消费中心,因此将不得不全方位增加天然气进口,从而导致全球天然气贸易出现了新的格局和流向,也就是西气东进(中东、非洲和中亚的天然气到亚太)、北气南下(俄罗斯的天然气到亚太)、南气北上(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到东北亚)和东气西运(美洲大陆的天然气到亚洲)。这也将带动一批跨国管道建设的新高潮和LNG贸易的继续扩大。

 

  北美“页岩气、页岩油革命”将改变地区贸易格局。近年来,由于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获得成功,新能源技术研发实现突破,美国综合能源自给率从2005年的 69%上升到2011年的81%。美国对中东、非洲石油的依赖下降。未来石油制品出口的数量可能加大。而同时,伊拉克石油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促使中东石油流向更加倚重亚太。

 

  我国将在油气贸易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约占世界贸易量的12%。考虑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石油需求趋势,并参考国际能源权威机构的预测结果,预计2015年将占到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14%左右,2020年将达到17%。需求成倍增长,天然气进口扩大成为必然。中亚、中缅、中俄天然气管道将是我国陆上进口天然气的三大动脉;另外,东部海上船运LNG的快速发展将成为世界LNG贸易的重要拉动力量。

 

  供应安全问题、价格话语权缺失是当前我国油气贸易的两大软肋。供应、需求与价格三者中,仅占需求一方,使我国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供应安全一方面来自于产油国的政治动荡。中东、非洲、前苏联和拉美这些资源集中区的政治经济都不稳定,宗教、民族冲突,叛乱、政变以及与西方的抵抗关系使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和出口存在变数。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运输,未来进口油气运输仍以海运为主,陆上管输仅能作为补充。未来10年我国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依赖仍接近一半,中东航线运输安全最重要,霍尔木兹和马六甲海峡是中东航线上的重要海峡,一旦出问题将影响我国近一半的进口量。

 

  三大消费地区中,欧洲布伦特、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已经成为地区原油定价基准,布伦特更是原油市场中60%贸易量的参考价格。而亚太地区中,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新加坡市场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油品价格中心,而原油现货和期货市场定价能力较弱。马来西亚轻质原油TAPIS是东南亚轻质原油价格的代表,但其主要交易方式是与其他标准油的价差;印度尼西亚官方价交易体系更缺乏灵活性。上世纪90年代上海石油交易所曾经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后来由于实行石油产品政府统一定价,又被终止。2004年,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重新挂牌上市。总的来说,亚太地区油气资源定价机制分散,影响不大。

 

  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和改变在石油贸易体系中的被动地位,首先,应该开展国际合作,保障国内油气资源稳定增长,特别是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其次,应该在进口油气资源的同时,通过协作、并购等措施加深与国外公司技术合作深度;第三,要努力促进与中东、亚洲(包括前苏联部分地区)等地区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合作,顺应贸易格局改变;第四,推进石油贸易多元化,包括增加油品贸易,扩大资源来源,鼓励石油企业更大程度上参与世界油气生产中的分工和贸易体系中的运作,获得动态的资源保障;第五,稳定国际油价,促进共同繁荣,将我国的需求力量延伸到世界油气贸易体系中,适时推出自己的石油价格体系,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价格基准。

 

  未来,作为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主要增长地区,建设我国石油保障体系任重道远,是一国能源、货币、市场体系的综合运用,需要魄力,更需要耐心。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