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迎来了发展春天?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3-07-10  来源:企业观察家   关注度:0]
摘要:   自2013年3月以来,10多个新型煤化工项目相继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路条,其中包括了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投资总额高达2000亿~3000亿元。又一场煤化工的投资盛宴掀起。对于备受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环境容量等诸多因...

  自2013年3月以来,10多个新型煤化工项目相继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路条”,其中包括了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投资总额高达2000亿~3000亿元。又一场煤化工的投资盛宴掀起。对于备受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环境容量等诸多因素制约的煤化工项目,总能夺人眼球,也总是引发争议。

 

  重启是重“利”还是“益”

 

  我国的能源结构的现状是“富煤、少油、缺气”。而减小石油对外依赖度、稳定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元化是煤化工项目拔地而起的初衷。煤化工的发展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到70年代全球石油化工崛起而遭受冷落,再到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涨破100美元大关的“遍地开花”,继而到2009年因产能过剩而被全面叫停,其发展之路可谓跌宕起伏。

 

  无论是重启还是限制,煤化工无疑是能源行业的焦点。之所以发展曲折,是因它不仅身后背负着国家能源战略的博弈,和企业追求高回报的需求,而且身前面临环境评估、居民用水保障、投资风险这“三座大山”的挑战,这就形成了“利”“益”之争。

 

  从企业角度来看,煤化工项目的资金需求大多在百亿以上,没有规模就没有经济性。百亿、千亿投资的背后就是企业垄断发展的利益需求,也是转移泡沫区投资的良机。从国家角度来看,煤化工的发展不仅可以平衡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更可以缓解替代能源的博弈,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膨胀,能源市场持续动荡,需要政府引导投资、平衡发展。

 

  神华集团在包头有个煤制烯烃项目,这可是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2013年1月,国家环保部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煤化工的高能耗、高耗水量等环境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无论是站在哪种立场,煤化工的优劣都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公众的眼球之下,是重“利”还是重“益”也必将是一场持续的博弈战。

 

  屡跌为几何

 

  煤化工具有石油化工和传统化工不可匹敌的优势,但也有行业本身的限制,屡次跌落的根本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耗水量大。2010年,在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将渤海水引入新疆,以缓解新疆土地沙漠化。“引渤入疆”观点轰动一时,众多媒体分析认为从项目的设计路线来看,其真实目的是填补煤化工发展用水缺口,所经地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等都是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之地。水是煤化工发展的核心瓶颈,要发展煤化工但又不能影响地方居民的正常用水,背后是煤化工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

 

  其次是环境污染。跟其他化工行业一样,煤化工的污染不可避免,涉及废水、废气、废渣。无论工艺流程、技术水平如何改变,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处理问题始终存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通知,近期,深圳碳排放交易市场又即将正式交易。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已逐步建立,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煤化工前面的这座环保大山必将越来越高。

 

  最后是能源市场行情动荡。煤化工利益链的源头是煤炭市场和石油市场的价格差。差距越大、利益越大,投资越旺盛,近期煤化工审批屡屡获批的主要原因也来自国内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但是,随着北美非常规油气崛起逐步影响到全球石油垄断地位,未来煤化工的价格优势将受到重创。

 

  更需“卧薪尝胆”

 

  煤化工作为缓解我国石油依赖危机的途径,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其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至关重要。目前,煤化工的发展迎来良机,能否承担能源多元化的重担,实现长远发展,笔者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延伸产业链。当前我国煤化工项目依赖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往往忽视了产业链源头的技术开发和终端的精细化工行业。尽管部分项目涉及下游产品的处理,但是大多由中小企业完成,设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精细化工的附加利润损失严重。随着北美能源革命的持续,天然气等新能源不断挑战石油的霸主地位,目前全球能源巨头都逐渐向能源多元化方向靠拢。神华、中石油等行业巨头也应考虑不单纯围绕煤炭或石油市场,而是真正实现“煤、油、气”的三位一体化,形成能源产业链上的“大亨”。这样既可以稳定能源供应,又形成竞争格局、打破垄断、全面提升竞争实力。

 

  二是投资整改。煤化工的投资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投资规模的庞大,让民营资本只能望其项背。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长期依赖政府政策补贴等都是现阶段我国煤化工项目发展的诟病。近期,中石油高层陆续发出引入民营资本的“信号”,这些都是良好的开端。仅依赖银行信贷是不能满足煤化工大规模商业化的,引入民营资本不仅仅可以分担风险,而且有助于金融市场投资规范化。

 

  三是产业布局。以几年前的甲醇市场为例,2007年煤化工行业膨胀,甲醇需求旺盛。但是到2009年项目建成投产时,甲醇产能过剩,煤化工项目开工率不足50%,损失惨重。煤化工的产业布局方面应以长远战略为主,不应盲目投资。

 

  四是技术和人才。近期,神华煤制油公司宣布,去年神华煤制油产量86万吨,2011年已开始盈利。但是,这个从2006年开建、设计年产108万吨的项目,为何历时6年之后才达到产能设计值的80%?究其原因还是技术问题。世界煤化工巨头南非Sasol、德国的鲁奇等,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掌握了煤化工的全流程,并实现工业化。而我国目前部分煤化工项目的核心技术,仍依赖国外的技术转让或国外专家指导。煤化工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甚至应该在高校设置长期的专项研究基金进行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另外,对于就业容量庞大的西部地区,更应提供良好科研平台和生活环境,以吸引高端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煤化工在跌宕起伏的发展路上,有政府政策的帮扶、有环境保护的压制、有能源战略的布局、有商业投资的投机。如果说,当年的煤化工还是稚嫩少年,那么今天它已是茁壮青年,如今迎来良好发展时机,如何乘势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恐怕更需审时度势、内外兼修。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