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猴性”十足 投行巨头频“变脸”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6-02-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关注度:0]
摘要:   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空头已然化身贪吃鬼,多头则成了强弩之末的投机客。2016年1月下旬,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在近7个交易日内上涨近30%,而随后的10个交易日再度一泻千里,价格跌入谷底创近12年新低,上周五突然又大涨逾12%。 ...

   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空头已然化身“贪吃鬼”,多头则成了强弩之末的投机客。2016年1月下旬,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在近7个交易日内上涨近30%,而随后的10个交易日再度一泻千里,价格跌入谷底创近12年新低,上周五突然又大涨逾12%。

  上蹿下跳的油价让人“摸不着头脑”,从基本面中几乎找不到新的理由,高盛等国际投行巨头们也在剧烈波动中频繁“变脸”。业内人士表示,无论从供需还是从份额上看,原油市场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黑金”帝国的陨落命数已定,接下来则是多空双方以时间换空间的游戏来演绎嬗变格局。

  原油市场“猴性”十足

  自2016年以来,国际油价就“任性”暴涨暴跌,行情走势“猴性”十足。在过去一周,国际油价过山车行情再度上演,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后,2月1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3.23美元至29.44美元,上涨12.3%,为七年来最大单日涨幅。

  实际上,当国际油价逼近每桶30美元时,波动幅度明显加大,时常“上蹿下跳”。

  以纽约原油期货为例,在2016年元旦过后,价格就迎来了一波快速急跌,用13个交易日从每桶37美元跌落至每桶26.55美元,跌幅近30%;自1月20日起,又出现了一波“暴力”反弹行情,仅7个交易日,到1月29日收盘,涨幅近30%,并回到每桶33美元上方;而2月1日至12日,价格却累计下跌近14%。其间,单个交易日涨跌幅迅速扩大。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任何关于减产的消息就能刺激油价,但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面变化不大,现在是减产预期和投机在起作用。当前市场参与方对经济前景有不同看法,但整体来说比较悲观,从而导致国际原油市场上投机非常活跃,油价经常大幅上下波动。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上减产消息均未得到证实,但供应过剩和需求不振无疑将持续压制油价,未来油价是继续寻底还是反弹向上的关键因素就在产油国是否减产。

  一些分析师指出,产油国减产虽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但国际油价仍有望走稳,因为30美元的价格已低至不少产油国生产成本之下。每桶30美元的油价已偏离了除中东以外的大部分石油公司的完全成本,因此对国际油价不宜太过悲观。

  国际投行高盛集团大宗商品研究部门主管Jeff Currie 2月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原油市场跌破20美元,我不会感到惊讶。”他称,“即便油价跌至十几美元,也不会为此感到惊讶。一旦原油供应突破了存储容量,价格将不得不跌穿现金成本。”高盛去年9月份就表示,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将打压油价跌向每桶20美的生产成本区域。Currie还指出,“目前供应突破原油库存承载能力还是一个局部现象,预计未来原油市场波动性将会进一步升高,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将会增强市场的安全性。”

  国际能源署(IEA)此前公布的最新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上调了原油供应过剩预期,并下调了全球原油需求。该报告还指出,OPEC与非OPEC国家在产量削减方面具有较低的可能性,如果原油库存继续增加,则很难看到油价走高。报告指出,因欧佩克原油产量上升,上调原油供应过剩预期。并将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10万桶/日至9560万桶/日。IEA还表示,国际原油价格1月上涨仅仅是受持续的市场臆测所推动,即受有关联合减产的传闻所推高,但联合减产不大可能发生。如果原油库存继续增加,则很难看到油价走高。

  “暴力式”反弹难持续

  剧烈波动的国际油价令市场预期混乱,未来暴力式的大反弹随时可能再出现,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油价“暴力式”反弹难持续。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员原欣亮表示,原油价格近期大幅波动,报复性反弹未能持续,主要缘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签署行政命令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后,伊朗重返原油市场将令油价承压。此外,供应持续过剩情况下库存猛增。1月15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397.9万桶,汽油库存大幅增加至1990年来最高位。近期支撑原油上涨的严寒气候影响或不能持久,油价反弹趋势难以持续。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持仓报告显示,截止到1月19日当周,WTI原油合约上投机性净多头增加15868手,至179372手。由于投资者买回创纪录空头头寸,投机性多头大幅增加,也造成了近期市场的大幅反弹。原欣亮观察2015年全年CFTC投机性净多头的变化发现,最近的投机性净多头持仓为2015年6月30日以来的新高,而2015年6月份正是出于年内60美元/桶的高点。

  方正中期研究员隋晓影也表示,原油近期反弹一方面来源于空头回补,另一方面受到产油国可能联合减产消息的支撑。但这种反弹缺乏根基。即供需面没有实质性好转,产油国减产也仅是预期,最终能否达成减产协议还是未知,因此反弹不可持续。

上一页12下一页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原油 猴性 变脸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