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生命禁区”为油而战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6-07-14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1959年,冷湖会战现场。 敦煌到花土沟500多公里,翻过海拔3648米的当金山山口,汽车需要在戈壁里穿行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冷湖。冷湖是青海油田的发源地。这里竖立着两座碑。一座为纪念地中四井喷油而立,一座为纪念柴达木石油...


1959年,冷湖会战现场。

敦煌到花土沟500多公里,翻过海拔3648米的当金山山口,汽车需要在戈壁里穿行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冷湖。冷湖是青海油田的发源地。这里竖立着两座碑。一座为纪念地中四井喷油而立,一座为纪念柴达木石油英烈而立。这里长眠着100多位新中国最早的石油建设者,年龄最小的仅19岁。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在柴达木盆地这个“生命禁区”,青海石油人却用生命坚守了60多年,建成了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具备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年产油气当量千万吨油气田的能力。

是什么让青海石油人甘愿把汗水热血抛洒在“生命禁区”?青海石油人的回答是:缺氧不缺精神。他们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开启了青海油田艰苦卓绝的创业征程。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较早发现石油的地方之一。1954年,新中国急需石油,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决定对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地质勘察,并由此掀开了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的历史。1955年6月,青海石油勘探局在西宁成立,柴达木盆地拉开了大规模油气勘探序幕。1955年12月12日,柴达木盆地第一口深探井——泉1井喜获工业油流。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多名地质科研人员、技术骨干、复转军人、青年学生汇聚柴达木盆地西部。

1958年9月13日,一股巨大的油流在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冲天而起,日喷原油800多吨,3天3夜喷势不减,井场周围油浪翻滚。这一年,冷湖油田生产原油30万吨,占当时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2%以上,为年轻的共和国注入了新鲜血液。冷湖由此成为继玉门、四川、克拉玛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当年年底,冷湖炼油厂炼制的成品油运往西藏,供应边防部队。

随后,1964年发现了涩北气田。1978年找到了亿吨级的尕斯库勒油田。上世纪90年代初,尕斯年120万吨产能、花格输油管道、格尔木100万吨炼油厂“三项工程”为青海油田插上了加快发展的翅膀。1995年,青海油田抓住“石油战略西移”的发展机遇,走向了储量、产量、效益“三个翻番”的二次创业征程。如今,青海油田先后发现了扎哈泉、英东、英西、东坪4个亿吨级油气田。

提到柴达木石油勘探,不禁让人想起帐篷城。上世纪60年代初,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转战茫崖,数万人没有住的地方。会战指挥部发动石油职工自己动手,搭建帐篷。半年时间内,在茫崖戈壁滩里建造起一座1平方公里的帐篷城,一眼望不到头。

相比来说,住只是小问题。在戈壁滩进行石油勘探,艰苦和危险是难以想象的。1957年7月,22岁的杨藩和勘探队从茫崖出发到鄂博梁采集地质资料。一周后,拉生活用水的卡车陷在沙窝里没有回来。这时,储存的水加起来也不到2桶。4天过去了,拉水的卡车还是没有踪影。到了第6天,救援卡车也坏在了路上。医疗队只好把打针用的盐水打开,每人抿一小口维持生命。嘴唇干得裂口子,大家就抹上牙膏缓解疼痛,用舌头舔一舔,凉丝丝的,就像喝上了水一样……

过去,一批又一批柴达木建设者,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用青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柴达木石油精神,用脊梁和筋骨撑起了柴达木石油工业。如今,一代又一代青海石油人继续发扬和弘扬柴达木石油精神,并赋予其工作讲大局、讲奉献、讲效益,工作不讲价钱、考核不讲客观、生产不讲条件的“三讲三不讲”精神,发扬节约一度电、一分钱、一张纸、一滴油、一滴水的“0.1精神”等新内涵。

在精神的引领下,青海油田正朝着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千万吨油气田迈进。

释义

【柴达木“石油精神”】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青海石油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无论困难多大,生产条件多复杂,采取一切措施,完成经营任务。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青海石油人几十年如一日,立志高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千方百计为国家多找油找气,勇于攻克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

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青海石油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不叫苦喊累、不计名利、不讲条件,默默奉献。

钩沉

阿吉老人:柴达木勘探活地图

维吾尔族老人伊沙·阿吉是柴达木盆地的活地图,盆地哪儿有山包、沙漠、淡水……如数家珍。

1954年,石油勘探地质大队进入柴达木盆地找不到水和勘探行走的路。关键时刻,在解放军的协助下,地质队找到阿吉当向导。

阿吉带着地质队往茫崖阿拉尔草滩行进的路上,告诉队员们,在草滩里有一个神奇泉眼,往外冒着黑乎乎的“泉水”,能当牛粪烧。经过十几个小时跋涉,终于见到了这口神秘的泉眼。队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这正是要找的石油!由此,地质队在柴达木盆地找到了第一个构造——红柳泉油田。

在随后6年多时间里,阿吉带着地质队人拉肩扛,牵着骆驼探寻柴达木盆地一个又一个无名区,找到了油砂山、油墩子、油泉子等储油构造。开特米里克、尕斯库勒等油田的名称都出自阿吉老人口中。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柴达木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