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家插手页岩气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11-05  来源:华夏时报  关注度:0]
摘要:   页岩气二次投标期间 至少5家企业股价大幅异常   1月中旬即将公布招标结果的页岩气二次招标一拥而上的热闹背后,也暴露了国土资源部手中所握资源的尴尬和部分投标企业的别有用心。   页岩气二次招标正...

  页岩气二次投标期间 至少5家企业股价大幅异常

 

  1月中旬即将公布招标结果的页岩气二次招标一拥而上的热闹背后,也暴露了国土资源部手中所握资源的尴尬和部分投标企业的别有用心。

 

  页岩气二次招标正式开标的10月25日,共有83家企业参加投标,递交152份投标文件,其中国企仍唱主角,因此次招标首次向民企打开大门,民营企业占比达到了1/3。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标的20个区块被专家称为“鸡肋”级的二三流资源,凸显了国土资源部手中所握的被三大石油公司控制的油气开放区块之外的资源较为贫乏;另外开标前夕因消息面混乱,多家页岩气相关企业股票暴涨,但投标前部分前期领取标书的企业却未到场投标,被疑利用页岩气二次投标“噱头”炒作导致股票大幅异动。

 

  20个招标区块“鸡肋”?

 

  尽管页岩气二次招标首次向民企开放被称为具有突破性,但此次参与招标的20个区块却引来诟病。

 

  此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总面积为20002平方公里,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个省(市)。

 

  据国土资源部的消息称,此次招标总共收到了83家企业的152套合格的投标文件,20个区块中最多的接收到13套投标文件,最少的接收到2套投标文件。 19个区块投标人达到3家,进入公开开标及后续程序,而位于安徽的一个区块由于投标人不足3家,未达到法定要求而不予开标。

 

  国土资源部称,开标仪式结束后,将转入评标阶段。评标将从勘查部署、资金预算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由评标专家组对投标人的勘查实施方案进行评审排序,评出中标候选人,11月中旬经过公示后,确定中标人。

 

  据悉,本次招标出让的探矿权有效期为3年,年均勘查投入应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元人民币及以上,钻达目的层的预探井等钻探工程量最低应满足每500平方公里 2口。同时,中标人要对其勘查实施方案确定的勘查投入、工作量以及进度等内容做出书面承诺,作为管理机关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

 

  不过,一家参与投标的企业认为,此次参与招标的区块条件并不理想,此类区块未来开发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据记者了解,页岩气这种资源从被发现时,中国页岩气资源所在的大部分区块就因为历史原因成为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油气区块内的资源。目前国土资源部对外开放招标的页岩气区块,主要是指三大石油公司登记之外的资源,因为页岩气资源很多是和传统油气资源伴生,所以国土资源部所能对外开发的页岩气区块便显得捉襟见肘。

 

  不过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这20个被专家称为“鸡肋”级的区块,虽然在目前中国巨大页岩气资源中只能称为二三流的资源,但由于它们在三大石油公司控制的油气开放区块之外,仍可谓中国油气市场化的历史性突破。

 

  繁华背后的心机

 

  不同于2011年第一轮页岩气招标采用的邀请制,本轮招标则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为具备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多种投资主体进入页岩气勘查开发领域提供机会,意在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进程。

 

  据统计,此次投标的企业以国企为主,各地方政府也摩拳擦掌,有些地方政府甚至还专门为此成立了新的页岩气开发国企,而一些从未进行过勘探的企业则纷纷选择与地勘科研单位进行合作,民企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事实上,此次参与页岩气招标的企业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华菱钢铁(2.24,0.00,0.00%)等勘探、油服、特种设备制造公司,这类企业一般通过与勘探企业合作,成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最先受益者;第二类是急于转型的企业,由于近两年房地产、纺织等行业不景气,许多企业手中有大量空闲资金,但其所在的行业利润率低,需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而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给了这些企业以启示和信心,纷纷将目标转向页岩气;第三类是广汇能源(16.42,-0.19,-1.14%)等一直苦于没有上游勘探权,只能跟在“三桶油”身后跑的民营能源企业,这成为他们进入能源上游产业的难得机会。

 

  而此次页岩气招标还吸引了一些暂时无意进入页岩气开采仅是观望以及部分并没有达到招标条件的企业的注意。9月14日为领取标书最后一天,而在10月25日正式开标前,市场面小道消息频出,部分企业的股票因有关页岩气投标的消息在10月25日前两日掀起高冲巨浪后又急速下滑。

 

  据中国能源网统计称,股票大幅异常的企业至少在5家以上,以在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为主,但仍包括部分上交所上市企业。虽然这种走势可以理解为机构和游资的非理性热炒,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部分公司利用参与页岩气招标的“噱头”私下故意透露中标几率大等信息,从而拉动该公司股票上涨。

 

  另外,在10月25日当日,部分领取标书的企业却并未到场投标。

 

  页岩气的脊梁是谁?

 

  尽管政府用一波又一波的支持政策推高了页岩气热潮,民营企业还只是摩拳擦掌,少有作为,但未来页岩气的发展,业内专家仍把更多厚望寄托在民企身上。

 

  韩晓平认为,目前,中石油在四川,中石化在湖南、四川,延长油田在陕西,华电在贵州等都发现了页岩气的工业气流且前景看好,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发成本太高。

 

  页岩气在美国被认为不适合大企业、上市公司做,更不适合国有企业做。

 

  “中小企业决策流程短,敢作敢为,勇于承担风险,勇于尝试新技术,成本控制精打细算。而大企业内部流程控制复杂,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决策困难,谁也不愿意冒风险、担责任。上市公司机制就更不适合承担风险,资本市场不可能陪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国有企业讲政治,听说领导重视页岩气了,就不惜代价重金投入,最终的结果就是气出来了,但成本却没有了经济效益。”韩晓平说,不是三桶油搞不出页岩气,而是担心他们在现有体制机制下,搞出来的页岩气气价太高,恐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拖垮。

 

  韩晓平指出,页岩气能否在中国掀起一场革命,能否成为一种清洁、廉价的高效能源,能否支持中国经济的再次崛起,完全取决于能否真正市场化。只有在一个开放竞争的环境下,放手让那些可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专业公司服务于市场,获利于市场,也只有市场化,才能解放三桶油。

 

  不过,尽管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给中国带来无比的信心,但目前美国的页岩气开发热潮正在蒙上阴影。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页岩气价格出现下跌,开发收益正持续恶化,采掘设备的数量也在急速减少。提供采掘业务的油田服务公司也面临倒闭的危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指出,从当前来看,美国页岩气行业一直接近亏损的边缘,中国投资页岩气行业的前景还在长期,不过美国是页岩气开采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现在美国页岩气行业急需资金,正是中国企业学习页岩气开发的先进技术的机会。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页岩气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